6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唐緒軍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事件中有謠言和事件是謠言”不一樣
[網友騎驢大仙]:藍皮書稱,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微博熱點輿情案例中,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這一數據引起許多人的懷疑和討論,能否請您解釋下這個數據?近日某晚報頭條對《新媒體藍皮書》的報道標題不准確,《微博熱點三分之一是謠言》容易倡導讀者。原文說的是“事件中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並非是說熱點事件的三分之一是謠言,比如禽流感事件中有謠言出現,但能說“禽流感”事件是謠言嗎?
【唐緒軍】:我們25號上午召開了新媒體藍皮書的新聞發布會,下午就有一家晚報刊登了這個新媒體藍皮書發布會的信息,其中也公布了我們這個藍皮書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這篇報道寫得非常好,准確地傳達了我們藍皮書的基本信息,只是它所做的一個大標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熱議,這個大標題在我們看來,是不那麼准確的。我們藍皮書中間關於這一部分的原文是“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熱點輿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現謠言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除了信息不透明外,斷章取義、制造炒作等因素也是引發謠言滋生的原因,值得反思。”我們這裡研究的是一年中間的100個輿情案例,是事件,在這100個輿情案例中間,有三分之一的出現了謠言,並不等於說,微博的熱點中間的三分之一是謠言。所以,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一個輿情事件有一個發生、演變到逐漸衰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間,會出現一些謠言,尤其是一些突發性事件,信息不明的時候,謠言會更多一些。但是,並不是說三分之一的網絡熱點就是謠言,這個事件中間有謠言和事件是謠言,那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一點,這兩天,許多報紙的評論給予了非常好的分析和闡述,相信現在大家也都能夠准確理解這個三分之一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如何通過自己的公信力與權威信息核查手段阻止謠言是傳統媒體的嚴峻課題
[網友開著奔馳上強壇]:請問嘉賓,您如何看待微博中的“謠言”問題。微博的出現,於是出現了“全民皆記者”的情況。那麼,這裡面謠言四起,真假難辨,您認為,種種亂象如何解決?一旦出了謠言,如何辟謠?
【唐緒軍】:請黃楚新來回答這個問題。
【黃楚新】:非常感謝廣大網民對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的廣泛關注。從6月25號我們新聞發布會召開以后,我們也注意到,媒體當中、微博當中,對網絡謠言問題十分關注和關切。我想談一談,第一,謠言產生的一些原因。謠言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當今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我們每個人都是報道者,到去年年底為止,我們國家的網民已經達到了5.64億,今年可能突破6億。隨著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每個網民無論是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或者IPAD之類的工具,把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都能夠記錄下來,進行傳播。這是與傳統媒體時代完全不同的一種傳播環境。
第二,當下中國的社會斷裂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比如說,干群之間、群體之間以及個體之間的聯系鬆散,信任匱乏,矛盾重重,無論是官方、媒體還是學界,都應該說已經認識到這麼一個問題。也就是說,社會公信力的下降是謠言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中國民眾的這種被剝奪感正在加強,急需疏導,當下中國正處於一個轉型當中,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地凸顯,越來越多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屬於這種弱勢群體,而謠言恰恰是這種弱者的武器,比如說,2012年,從年頭到年尾所謂世界末日的謠言就是很典型的案例。相對於中國文化來說,末日說與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契合度要高了很多。比附說我們也注意到,調查公司當中所顯示的結果,每五個中國人當中,就有一個相信世界末日。在受訪的21個國家當中排名第一。為什麼會這樣?除了中國民眾的科學素養水平有些不足之外,可能就是剛才我們所提到的相對的被剝奪感,這種強烈意識,使中國民眾期待一場類似於世界末日的大逆轉。第三個方面,我們國家有些相關的信息部門,在披露相關信息的時候,不是很及時,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引發出媒體或者公眾對這些事件的猜測,謠言就隨之而起。剛才我說了謠言產生的三個方面的原因。
對於這些謠言怎麼辟謠呢?怎麼解決謠言產生的土壤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第一,國家的相關的信息部門,應該在第一時間公開相關的信息,以免引發相關的猜測,導致謠言的產生。第二,努力提高每個人的媒介素養,尤其是新媒體的媒介素養。我們知道,在傳統媒體時代,媒介素養相對來說,意識比較好,素養比較高,傳統媒體所具有那些功能,比如說,信息的教育功能,娛樂的功能,輿論監督的功能,應該說,都體現得比較完好。可是在新媒體時代,我們很多人都不自覺地認為,包括微博、微信、網絡視頻或者網絡論壇,我們僅僅把它當做一個娛樂工具,因此,並沒有注意到它的這種教育的功能,並沒有意識到,也許我們傳播信息出去以后,會給當事人,給社會等等造成一些不良的結果。第三,針對新媒體的這種傳播環境,我們應該在政府主導下,全體成員都應該共同參與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一道包括預警、控制和防范體系在內的網絡謠言綜合免疫系統。作為政府來說,從立法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傳播規定,作為個人來說,不斷地提高對新媒體功能的認識,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努力提高自己對謠言的辨別力、抵抗力和免疫力。
【唐緒軍】:我再補充一下。關於網絡謠言,因為是新媒體的發展賦予了每個人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是每個人個人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在網絡上的發言,它的謹慎度也不一樣。我們在這部藍皮書中間,對網絡謠言有一個新的說法,叫與傳統謠言相區別,我們稱之它為新謠言。所謂新謠言,就是大部分謠言的參與者與謠言的主體並無利益的糾葛,因此,大多數新謠言的背后,也並無顯著的惡意動機,也就是說,往往它傳播這個謠言的時候並不是主觀上要達到某個什麼目的,而是覺得好玩。
另外,傳統謠言多是缺乏事實依據的謠言,而新謠言則多為真實的謊言。也就是說,逐一看新謠言的具體內容,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虛假的,但是,我們所處時空的社會真實恰恰在新謠言中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是一個新的情況,是和以往不一樣的。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因為網絡賦予了所有人言說的權利,網絡上傳播的一些新謠言,往往成為正式渠道信息不足的一種補充,這也就是網民所說的謠言是“遙遙領先”於真相的預言。這也給傳統媒體提出了非常嚴峻的課題,如何通過自己的公信力與權威的信息核查手段阻止謠言。
未來的幾年可能會看到新媒體對於經濟領域所產生的影響
[網友迷你考拉]:您如何看待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今后二者應該如何連線、發揮更好的輿論引導作用?
【唐緒軍】:剛才說到了謠言在這方面給傳統媒體提供了一個新的課題,應該說,新媒體的發展,在各個方面都給傳統媒體提出了一個挑戰。現在新媒體的使用人群越來越多、越來越廣,傳統媒體確實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新媒體信息傳遞迅速,信息傳播量巨大,信息檢索方便,都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它也有自己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它的信息的准確度。傳統媒體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間,建立起了一套規范的信息採集、整理和核查的機制。新媒體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機制。因此,新媒體上面的信息盡管數量很大,但是良莠不齊,很難分辨真偽。這就給傳統媒體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媒體要保持自己的優勢,就必須在信息的真實度方面下功夫,提供經過核查的、准確的、深入的、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傳統媒體如果能夠滿足受眾的需要,那麼,網上的謠言就沒有那麼大的生存空間和生存環境。這就需要政府、傳統媒體,甚至我們每一個讀者、每一個受眾、每一個網民,共同努力。
[網友我對煙草很了解]:報告中提到中國新媒體產業經濟規模不斷邁向新的台階。2012年,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經達到2.42億,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達到8.5萬億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您覺得今年新媒體的發展將為其他產業格局帶來哪些影響?
【唐緒軍】:請劉瑞生副研究員回答一下。
【劉瑞生】:我們這個報告裡面特別提到了2012年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的增長和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一個很高的額度。實際上,我想這種新媒體在向經濟領域的滲透,是新媒體發展的重要的階段,標志著新媒體日趨成熟,並且在這個社會中的地位日趨重要。這幾年,我們有一個很時髦的詞語叫做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更多的只是指的新媒體具有的這樣一個社交化功能。實際上我認為這種理解是片面的。這種社會化媒體更多的是指新媒體在社會化的滲透程度在迅速地提升。正是基於此,我們可以看到,基於社會化程度的提高,電子商務才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像阿裡巴巴和新浪微博來開展這樣一個深度的合作。
實際上,新媒體對於經濟的影響還不僅限於此。我們可以看到,其他很多的領域。包括這種電子的閱讀,包括網絡廣告的份額在很多國家已經開始超過傳統媒體的份額。還有其他領域非常重要的。大家也都知道,3D打印,近一段時間,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新的產業現象,3D打印是什麼?我們把它叫做數字化生產,看上去它和新媒體沒有關系,實際上它和新媒體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新媒體開始向生產領域滲透。所以,未來,我想這種新媒體會對整個的產業格局產生非常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國家也是非常重視新媒體對下一階段產業布局的重視,比如說,2012年7月,國務院專門印發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在這裡面,新一代信息技術,也就是新媒體的基礎性的技術,已經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個重要內容。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專門發布了互聯網行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裡面對於我們怎麼來推進這樣一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有很多重要的規定。等等,我想,未來的幾年,我們不僅看到這個新媒體對於政治、對於文化、對於社會的影響,可能更多的我們會看到新媒體對於經濟領域所產生的影響,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