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電影制片廠柳建偉等談雷鋒精神的現代傳承【2】--強國社區--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社區>>人民訪談>>訪談回放

八一電影制片廠柳建偉等談雷鋒精神的現代傳承【2】

2013年03月05日18:59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手機看新聞

八一電影制片廠故事片部導演室主任張玉中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雷鋒精神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急需的一種精神

  [網友淨水流深幸福人]:柳廠長,八一電影制片廠在50年裡16次裡用光影頌雷鋒,請問這反映出八一廠與雷鋒怎樣的淵源,表現出怎樣的文化傳承?

  【柳建偉】:剛才已經談到一些,我補充一下小萬說的。實際上這部影片和以往的三個雷鋒,包括我們的《1959》,這個都不太一樣。剛才張導已經講了,《雷鋒的微笑》也可以改名為《領袖與士兵》,就這個片名。就你剛才說的這個問題,我從這兒來回答。它這裡面講,《雷鋒的微笑》這部影片中有很大篇幅是在寫我們的各級組織,裡面李幼斌演的是羅瑞卿,是公安部長,解放軍的總參謀長,他當時已經是總長了,賴傳珠上將是當時雷鋒所在部隊的沈陽區的政委。在這裡面高的是到了毛主席這個地方,所以這條線寫得非常的飽滿,也就是說代表著我們黨和國家軍隊整個對於雷鋒這樣一個士兵的典型認識。所以,我覺得從影片裡面也可以回答你剛才這個問題的一部分。

  再有一個,我們八一電影制片廠是咱們國家唯一一個軍隊的電影制片廠,雷鋒又是一個偉大的展示。拍攝以雷鋒為主角,或者以雷鋒精神為主題的一種影視作品,第一是我們八一電影人責無旁貸的職責,是職責所系,我覺得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再次要說的,就是在當今的中國,它的轉型,它的繼續發展,每個人都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國家也在實現自己的強國夢的進程當中。在這個問題上,雷鋒的釘子精神,雷鋒的奉獻精神,雷鋒的犧牲精神,雷鋒的艱苦朴素的這種精神,都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急需的一種精神。就是這種力量是必須的,通過一種或者多種的傳播的媒介,然后來傳遞。八一廠作為這樣一個電影廠,也是像你們人民網一樣,現在就是說一個傳播信息、傳播一種帶著正能量信息的這樣一種責任的單位或者一個團隊,這也是它的一個職責所系。我覺得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一個民族在它綿延生息的漫長過程中,它必須要去尋找那些東西能夠沉澱下來,能夠沉澱血脈當中優質的精神文化基因的東西,要有這樣一種魅力,隻要是一種人種就必須要有,西方也有,比如法國一說就是聖女貞德。我們這個就是說,在這個裡面,什麼是文明,文明一定是在非常深層的層面上有這些堅實的東西做支撐。那麼,雷鋒精神就是成為最深層,支撐我們民族繼續前行的精神方面的、能做四梁八柱的東西。作為八一電影片,這個廠,是國家拿著納稅人的錢養活我們這樣一個廠,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民族以后走得更好,而摘取或者提取這種文化因子,這是我們的這個職責,這一點也可以說明我們的文化正是靠著這麼多的人來弄,才可以綿延不息,永垂不朽。

  [主持人]:才把雷鋒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柳建偉】:你們今天找我們做這個節目,我想也是基於這樣一種考量,特別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它就更加有意義。

  [主持人]:在這樣一個有意義的日子裡弘揚和傳揚雷鋒精神。八一廠在未來有沒有計劃繼續拍攝雷鋒題材的電影呢?

  【柳建偉】:現在是這樣。雷鋒,我們今年公演有三個雷鋒,有一個還創作出劇本了,河南鄧州有一個編外雷鋒團,這個編外雷鋒團是什麼呢?它是當年一個縣有560個人和雷鋒一起入伍,在一個團,后來這些人,雷鋒犧牲之后,他們就相繼回到了他們的故鄉——鄧州。最后一個離開部隊的就是雷鋒團第九任的團長,叫宋清梅,他們回去之后,剛開始,雷鋒精神在他們身上打上鮮明的烙印。他們回去之后,成立學雷鋒小組,后來又在軍分區、軍區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個編外雷鋒團。這個編外雷鋒團現在是全國最大的一個學雷鋒的群眾的團體。跟雷鋒在一個團當過兵的這560個現在已經去世200來人了,到現在他們都七十多歲了,有的五十多、六十多就去世了,現在還有三百多點,現在已經發展16個營,我今天剛剛看到一個數字是4890多人,其中還有大學生營,還有各種各樣的,還有網吧營。准備我們廠還拍一個以編外雷鋒團這樣一批人后來學雷鋒的一部電影,相當於《離開雷鋒的日子》,他們原來和雷鋒生命有交集,后來寫他們的這樣一種生活,這個名字都起好了,叫《雷鋒的戰友》,這一段因為種種原因,后來沒有拍。但是我想編外雷鋒團,隨著編外雷鋒團這樣一種影響力,或者說它進來的傳播力越來越強的,我想編外雷鋒團,他們這個學雷鋒的事跡早晚要走向大熒幕的,這是要拍的。

  再一個,我在最近在梳理我們廠裡50年拍16個雷鋒影片寫過一篇文章叫《50年16次光影頌英雄》,就是八一電影制片廠50年拍攝雷鋒題材電影的一個縮影。在這裡面我就講了,因為雷鋒精神我剛才已經說了,它是永垂不朽的。雷鋒精神是可以與時俱進的、發揚光大的,所以以雷鋒精神、以雷鋒為題材的電影,我想我們八一電影人以后還要繼續地拍下去,但是具體什麼時候拍,那要看一個時機了。

  [主持人]:我們也要期待著。雷鋒作為一名普通戰士,但是他卻影響了一代人,作為一個時代的榜樣。他不僅影響了中國,也可以說走向世界。由於時間關系,我們這一時段的視頻部分到這裡就要結束,一會兒柳廠長等三位還要做客人民網的強國論壇室與網友交流,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訪談。視頻部分先到這裡,一會兒再見。

  [鐘秋]:人民網觀眾朋友們,你們好!我叫鐘秋,在《雷鋒在1959》影片當中飾演雷鋒這個角色,希望大家喜歡。

  [網友天外來客008]:各位嘉賓,《雷鋒在1959》在鞍山的142天這部電影裡的雷鋒,和以往影視裡的雷鋒有何不同?這個雷鋒你們覺得老百姓會喜歡嗎?

  [鐘秋]:首先感謝這位網友的問題,糾正一下這位網友的一個錯誤,其實雷鋒不是在鞍山,是在遼陽弓長嶺焦化廠,這個焦化廠和鞍鋼是什麼關系呢?當時1959年,雷鋒之前在鞍鋼做一個工人,后來為了響應支援鞍鋼燃料方面的后勤保障建設,然后自願和發動工友來到弓長嶺,就是影片中142天的焦化廠,這個焦化廠為鞍鋼輸送原材料的一個地方,雷鋒他們去,主要是講他們援助建設焦化廠的故事。這位網友的問題是有什麼不一樣、觀眾是否喜歡,當然我回答是肯定的。存在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以往的雷鋒,我們所看到的雷鋒更多的是以軍人形象展現給大家的,這部影片的雷鋒是一個工人的雷鋒,是和以往不一樣的。第二,以往的雷鋒更像神壇上的人物,這部影片是把雷鋒請下神壇,展現給大家更真實、更有血有肉的雷鋒。我們在弓長嶺前后七十多個日夜裡塑造出來的形象,希望觀眾朋友們能夠喜歡。

  【柳建偉】:他不是鞍山的,入伍前的142天是在焦化廠裡,在這個小地方。在以往雷鋒的影片當中,雷鋒都是穿軍裝的,穿軍裝是他主要展示的形象。這個雷鋒是一個工人的雷鋒,可以把他當成一個英雄的前傳來看。他最大的不同是英雄的前傳。我認為老百姓會喜歡《雷鋒在1959》的雷鋒,首先他把雷鋒這樣一個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前史還原成了一個鄰家的男孩兒,進入工廠裡所面臨的一切的一切,非常平凡而瑣碎的事情。在這些平凡而瑣碎當中,表現出了英雄的成長,英雄前史當中的基礎。這些和以往的關於英模題材的電影是有重大不同的。在這個電影裡,雷鋒還有青年人常有的一些急躁等等的毛病。裡面最精華的部分,就是他怎麼樣受他師傅的影響,他學會了做人等等。所以我覺得大銀幕上雷鋒的形象肯定會讓廣大觀眾們喜歡的。

  [網友龍俠客]:作為執導《雷鋒的微笑》的導演,您怎麼看媒體上報道導演潛規則演員的現象?您覺得雷鋒要生活在這個時代,他還能那麼“傻”地、那麼單純做好事麼?

  【張玉中】:我覺得這個話題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也是比較敏感的一個話題。首先說這種潛規則的現象,我覺得是有悖於雷鋒精神的,如果要說導演的問題,可能是我們這個圈子裡面有點魚龍混雜,我想作為我們部隊團體裡面的導演,可能也會有參差不齊的情況,但是我接觸的,我們導演室也是有一些老導演,包括我們同齡的,還有一些年輕的導演,他們身上還沒有潛規則這種情況。做導演,你是引領文化,我覺得,導演要純粹,境界要高,要有方方面面的素養,要把片子拍得讓人喜歡看,讓人愛看。我們要大力地樹立起我們導演的正面形象,讓這種潛規則的東西,盡可能地不去發生。

  需要實踐,然后在實踐中感受雷鋒精神的實質是什麼

  [網友伊甸之東]:鐘秋好,作為一個90后演員,您認為雷鋒精神在今天還應該通過哪些途徑、方式去推廣、傳承、創新更能為大眾認可?

  [鐘秋]:我是1988年出生。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因為我在拍攝這部戲的過程中,簡單地說,真的是需要我們切身感受,首先是需要實踐,然后在實踐中感受雷鋒精神的實質是什麼。我舉一個例子,我記得在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特別是拍攝后期,我站在監視器的旁邊,拍小義妹妹、以及我師傅的對手戲,我在想還原到1959年,我是雷鋒這個青年,有這麼好的妹妹、有那麼疼愛我的師傅,有那麼關心和照顧我的政委、書記,我自己又是如此積極向上、如此愛做好事、如此有感恩之心的人,我會覺得特別幸福。這是我拍影片最大的感受,這種感受當我們切實體會到的時候,特別是感恩的精神實質,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了,這就是雷鋒精神實質所在。我想,我們平時接受到的宣傳,以及在課本上老師的講解,把雷鋒精神和雷鋒人物都神化了,我們想接近他反而比較困難,在當下不用過多深究口號化的東西,不用過多地大張旗鼓宣傳口號化、符號化的東西,真正把每一件小事,發自內心、發自感恩之心,真誠地關心和幫助別人,這樣點點滴滴的事情累計起來的時候,自身是會有很深的感觸的。我體會雷鋒精神和大家的狀況不太一樣,我在劇組當中慢慢貼近人物才找到感受,我希望大家能夠像雷鋒那樣點點滴滴做起,真正體會一下這個過程,會有很好的感觸,每個人的心裡會起變化的。

  [主持人]:您在塑造的時候有沒有感覺有壓力,因為畢竟有很多實力派的演員們、前輩們給你甘當綠葉?

  【萬思維】:也不能叫綠葉吧,一開始我說挺感恩的,作為年輕演員,像唐國強老師、李幼斌老師、馬曉偉老師、宋春麗老師、巫剛老師等等,還有侯天來老師、劉繼忠老師、馮恩鶴老師等等一些八一廠,包括國內非常優秀的著名演員,能夠參與到電影中。不能說是給我當綠葉。因為雷鋒在大家心中也是一種精神領袖,他們也想去傳達這份能量。現在有一個詞叫正能量,我們要傳遞正能量。我相信隻要我們是八一電影人,我們八一每一分子都有義務傳遞正能量。作為正能量的核心我當然是義不容辭,我非常高興。

  [主持人]:每個人用自身行動來理解雷鋒精神的傳承。

  【萬思維】:對。

  [網友一天一地一廣仔]:嘉賓,近來媒體不斷地說“時尚的雷鋒吸引年輕人”,你認為雷鋒是一個時尚的人嗎?這和他的“精神”有什麼關系?是否做好人好事都要叫做“學雷鋒”?

  【柳建偉】:雷鋒用現在的話來講,在當年確實是一個非常時尚的青年人,比如說他愛美、愛照照片,從現在來看,每個有手機的人,拍個照片是一個簡單不能再簡單的事兒。但在1960年前后,拍個照片是一個動靜很大的事兒。所以,雷鋒現在留下了那麼多的照片,當時的拍照就像現在玩先進的微信、微博等等是一樣的。在這個時候,雷鋒在當年愛美。現在大家都知道,雷鋒有一個皮夾克,他還買過一塊表,這就說明雷鋒對自己的形象很注意。我認為雷鋒是一個非常健康、陽光、時尚的男孩兒。我們看雷鋒所有的照片,他的眼神都是清澈的,沒有任何雜質,沾染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底色。面對照片中的雷鋒,我們覺得他非常可親。這些照片是他當年做時尚的行為和動作的時候留下的瞬間,我覺得雷鋒的時尚和雷鋒精神不是相悖的,是相輔相成的,他的時尚也是雷鋒精神時代感的一部分。雷鋒不是一個“土老冒”,現在披露出,當時有好幾個年輕姑娘對他產生好感,喜歡他,這就說明雷鋒的時尚是被他的精神所影響的。就像現在,如果說一個男生要沒有一點兒時尚的勁頭,他要是眼神裡都是邪惡的東西,那我想不會有多少女生喜歡他,甚至愛慕他?

  我覺得學雷鋒有廣義上的學雷鋒,還有一種狹義上的學雷鋒。做好人好事,就是學雷鋒當中是狹義的意思。我所說的狹義,雷鋒作為一個巨大的精神存在,現在已經存在了50年了,將來還要下去。對雷鋒和雷鋒精神的認識,一定還會與時俱進的深入和發展,所以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認為“學雷鋒”以后還是廣義的學和狹義的學並進的過程,所以我認為隨時地做好人好事也是學雷鋒。

  [鐘秋]: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順理成章的事情,網友可以仔細想一下,雷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人,這樣的人必然有一種特質,他就會追求一切好的東西,一切向上的東西。在當時的年代,雷鋒,就包括劇本裡開篇說到,雷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他為自己買了一件皮衣,包括走的時候,他把借的東西還給大家。他在鞍鋼的時候,一出徒就有36塊多,在焦化廠也有36塊多的收入,在經濟能力上雷鋒有支付能力。第二,雷鋒的精神是向上的,他追求當時他自己能夠達到的好東西,這是他所向往的,也是和他的精神是符合的。

  【張玉中】:我覺得雷鋒精神還不能拿時尚這兩個字來敘說。從這個概念上來講,雷鋒的東西不能流於形式,我想對雷鋒的理解更應該關注它的內涵。所以,我當時和演員在讀解我們這個作品,在和演員聊創作的時候說,我們不能用“演”這個字眼,如果說用“演”的話,我覺得你就是還是沒有進去,所以我當時和演員講,你要最大限度地去貼近這個人,雖然雷鋒的事情離我們已經非常久遠了,但是這樣做到的話你就是雷鋒。所以,這對我們創作人員也是一個非常嚴格的、非常高的要求。假如你心裡面根本就沒有雷鋒,假如你根本就不能理解或者了解雷鋒怎麼去做事的,你怎麼可能去演好雷鋒呢?假如說你對雷鋒沒有理解,或者是了解,你怎麼可能去演好雷鋒身邊的人呢?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做這個片子的時候,我們從這個概念上來講,都是在學習雷鋒的一個過程。可能觀眾看不到我們戲的幕后,這個戲的幕后是我們去年11月20號開機,我們這個戲裡面要經歷1960年雷鋒剛剛入伍到雷鋒犧牲,到1963年初,毛主席為雷鋒題詞,不同時地、不同季節的內涵,拍攝下雨的戲是在零下十幾度的冷風中拍攝的,那對演員都是個挑戰,你沒有這個精神,我還不能把這個概括為雷鋒精神,你是扛不下來的,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在毛主席題詞50周年這個大典上,看到《雷鋒的微笑》這部片子,攝制組本身的所為就是對雷鋒精神的一個詮釋。

  [網友雨朦朧]:鐘秋你好,你也還在學校讀書,你覺得你身邊的學子都怎麼看雷鋒?您認為今天的大學生應該怎樣學雷鋒?

  [鐘秋]:這也是我自己有親身經歷,在我拍完雷鋒之后,我回到學校,我自己的內心起了變化,在過去的140多天裡深深被這個人物所感動。我在學校相當於拍了一個小短片,問問大家,“你認識雷鋒嗎?你覺得雷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會刻意地問大家,你們是否會像很多年輕人質疑雷鋒的真實性,會得到很多答案。在我的朋友當中,我都會很真實、很誠懇地告訴大家,我在拍攝過程當中受到的感悟。在拍攝的前期,我自己也是有一個困惑,當我問自己一個問題,雷鋒為什麼要去做好事,為什麼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品質,為什麼他會這麼去做,我找不到這個源頭。后來我在弓長嶺的雷鋒紀念館裡了解到雷鋒有一個非常苦難的童年。等日子慢慢好起來,他感謝社會救了他。我覺得雷鋒精神的就是在於感恩。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要學習雷鋒,很簡單,就是我們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內心就會有感悟,也會起變化,就像我現在的心態一樣。

  [網友忽閃閃]:嘉賓,微博時代應該怎樣學雷鋒啊?你們舉例說說,比如微博打拐、微博反腐是不是也是一種學雷鋒?

  【柳建偉】:我覺得現在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不單單現在有微博,現在用微信的人也越來越多,在中國用微信的人也數以億計了。雷鋒的精神是在本職的平凡崗位上怎麼樣作為一個基本的人應該遵循的基本游戲規則,去干一些基本的事兒。所以我認為在微博、微信的時代,然后在這樣的一個虛擬的信息傳播空間裡,當然也有這樣、那樣的不好的事情,我認為這些事情在這個裡面,微博打拐和微博反腐,就相當於在現實生活當中,你以自己的行為糾正別人的錯誤,然后你用你的言行傳遞正能量。我認為這也符合雷鋒精神,這也是一種學雷鋒。

(責任編輯:李哲、房爽)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