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2】--强国社区--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社区>>人民访谈>>访谈回放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2】

2013年05月23日15:10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5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做客强国论坛

当代大学生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逐步转变原有的精英意识

  [主持人]:所以说除了拥有一定良好的知识技能以外,也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您刚才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说到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清晰,比如说像有些人就会选择到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去,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存在了哪些问题?会不会对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吴江]:现在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说教育是精英教育,我们现在到了一个大众教育。所以,这首先是一个观念转变。精英教育,就是出了大学,就是精英,我们现在大学生都认为我是社会精英,我出来就是社会精英。为什么去上大学?就是可以把我变为精英。现在我们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能够上大学的人很多,我们老百姓都可以上大学的时候,你出来就是一个大众,就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特别是现在看到高校毕业生已经占到新增劳动力的一半,大体上我们说每年我们能够解决就业的也就是一千万左右,大学毕业生一届就六百多万,六百万、七百万都进来了,可不就一多半嘛,所以你的观念是什么,我们的就业岗位就这么多,所以你不是普通劳动者嘛,你为什么说我这个不去,那个不去。所以,就业观还是跟不上我们现在这种形势的变化,还有很强的精英意识,甚至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一个是就业希望比较高,喜欢在大城市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到最需要他的岗位上去,现在普遍希望到国企、到外企、到机关、到事业单位。第二,他不愿意吃苦,比如说体面,我吃苦就不体面。什么是体面工作呀?我们过去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是怕脏、怕累。特别是我们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家长都比较娇惯,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不习惯用市场的效益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你的价值是什么,你在市场有用,你就有价值。所以,在这个观念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当中的问题。所以,我们说一是要转变观念,不要“近视眼”,要从发展空间看未来趋势。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条路,我们过去老一代,都是抱着一种梦想,但又脚踏实地,经过千锤百炼,但是他有梦想、有理想,朝着自己的理想一步一步往下走。第二,我们的政策要鼓励,我们要给他一个发展的平台,大家要关心,社会要关心,不仅是政府,包括我们的企业,也包括我们的社会,我们各级组织,人人都应该关心他们成长,不断地给他们一个发展平台。总之,要实践积累,在实践当中逐步去转变观念,这一点很重要。

  [主持人]:可能对于有些大学毕业生刚刚毕业,他对自己自身的能力还有些认识不足,这个实践从哪些方面来去获取呢?是在学校的时候,就对自己有一个认识吗?

  [吴江]: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高职、职业院校为什么比较容易到市场找到工作,是他进校那一天就想到,我要学本事,我要学就业的本领。从老师讲的知识、讲的课当中,他有一个潜意识告诉他,我怎么在社会上用,我怎么能够有一技之长,怎么能够去动手。我们高等院校有差距就是,一进门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市场,就没有考虑我怎样去锻炼。所以,这方面需要在高校中加强一些就业、创业的辅导,要有一些创业教育,要让他一进校就知道,你是要去创业的,你是要去找工作的,你要能够认准市场对你的需要,需要你做什么。

  [主持人]:在入校最初的时间段,你就应该明白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不要等到都快毕业了就开始盲目地找工作,就像大众所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低的一些小的企业不愿意去,高的想去国企、事业单位,但是毕竟也有限,这就比较困难。

  [网友一滇之东]:之前北大才子卖猪肉,近几年又出现了硕士生应聘搓澡工、城管,想问一下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吴江]:当然,我首先说这是少数,属于个别,它反映了一是确实折射出就业难,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现在高等教育变成大众化了,大众化了以后,他是有择业自由的,就业是多样化的。我们现在不是过去统包统配,现在是双向选择,可能就有愿意做这样选择的。当然,如果是一种不得不为的状态,确实需要一些反思。我是指这个。除了你自主选择,我就是愿意做这个,我们有很多大学生到农村养猪,很好呀。我想也需要我们从另外一方面反思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教育质量的问题,这至少是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走得比较极端。再一个,是不是我们市场配置的问题,市场配置的能力不足。比如说我们一个大学毕业生出来以后,你怎么配置自己,双向选择配置过程当中,我可能找不到要我的企业,我找不到适合我工作的信息,在配置当中,他可能会灰心丧气,就会走向一种极端,这可能和他本身的配置能力有关系。再一方面就是和公共服务,也可以反思一下,像类似出现不得不为去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就业公共服务要关注一下,现在我们有很多还没有就业的,已经毕业了好长时间,又离开学校了,离开学校,现在在城市上这样晃荡的有不少人,我想你刚才说的这个包括这个,他已经离校了,他又没有找到工作,这方面我们就要有点计划。现在政府有一个行动计划,帮助这些人,通过公共服务来帮助这些人找到合适的岗位,在这方面可能还有一些属于就业歧视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就业质量。总的来说,大学生不光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还有一个就业质量的问题。您刚才反映的就是就业质量。我们不能够说我们只是低质量的就业,我们还要追求高质量的就业。所以,高质量的就业,就需要还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说培养人才和需求互相对接,怎么样更加开放的市场,怎样提高配置能力,怎么让我们的中介组织多发挥作用,怎么建立大学生的就业统计监测系统,把我们大学生作为就业的帮扶对象,也包括我们怎么去监管,监管用人单位,怎么发展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环境。我想,这些工作也都包含在高质量就业的工作岗位。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就业质量上的一个问题,还是针对这位网友举的例子,比如说,有硕士生应聘洗澡工之类的,他可能会质疑是不是太浪费国家资源了?您觉得他的想法对不对,是否在浪费国家资源?

  [吴江]:应该说学非所用,确实是在浪费。学非所用,你学到的知识,没有用到你的专业上,确实也是一种浪费。但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如果从长远来看它是不是在浪费。如果目前干上一个月、两个月,我们要看长远、看一生是不是浪费,如果一生都没有用到自己的知识、没有用到自己的专业,确实存在一种浪费问题。

 简政放权意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环境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所说的,针对这个例子,毕竟是少数,并不是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匹配的工作。当然有很多大学生选择去创业,这是访谈之前您在第二个问题当中就提到了,我们想问一下您,您认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是多少?能否给我们一个分析?

  [吴江]:这方面有一些专业调查公司,比如麦肯锡的调查是通过每年的跟踪调查,从自主择业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逐年在上升。09届是1.2,10届是1.5,11届为1.6,到12届也还是有一个上升。也就是说,大体上比重不到2。按照现在每年600多万的大学生来说,创业的可能就在十万人左右。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目前还是比较少,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发达国家一般是15-20之间,甚至更高一点。当前也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创业,这是一个方向,应该说从创业带动就业,但是也有很多困难,目前的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都是靠家庭、亲戚这些资金。市场营销不够,我曾经说“一高三低”,除了学历高,找不着市场,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所以总的反映这几个问题。也有些数据说明,比如2011届毕业生的创业者,有65.7%的人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有33.7%的人认为自己的市场营销不足,还有26.4%的人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述职能力不够,这就可以反映出来他们自己的表达。我们出台政策还是比较多的,出台一系列的创业支持、鼓励政策,涉及到金融、税收、准入、教育培训、优化服务等等。今年正好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出台了一个政策,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就业的通知,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问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求我们各地、各部门都能够完善创业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特别鼓励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支持网络创业带动就业,这些鼓励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只要鼓励这方面都有很多优惠政策。具体来说有这么几项政策:第一,把创业教育课程的课要纳入到学分管理当中去,鼓励在校生来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的实践活动,这就是学分,你必须要教这门课,必须参与创业活动,这也是一个。第二,降低大学生创业准入的条件,现在门槛太高,所以降低注册门槛,而且要简化手续。创业地区应该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的贷款、贴息、税费的减免等政策的扶持。第三,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孵化器的基地建设,高校、地方应该有一些创业孵化器,提供项目开发,开业的指导,融资、跟踪服务这些创业服务,我想只要能落实,只要各地方能落实,国务院要求我们各地在支持创业方面是有很多政策的。

  [主持人]:有了这些政策的扶持,毕业生创起业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刚才在访谈中提到鼓励大学生去中小微企业去就业,也有一些网友提到了关于中小微企业的一些问题,想问一下您。这位网友叫舞动的微风,中小微企业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了就业的主渠道,李克强总理最近在国务院的机构职能转变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也强调,要以简政放权来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简政放权对于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好处?您如何理解简政放权对解决就业问题的积极意义?

  [吴江]:国务院要求简政放权是一个行政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小微企业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对政府来说当然是提高效率,对小微企业来说,其实就意味着降低了准入门槛。小微企业在简政放权当中,它的发展可能会便利,门槛更低,也就是促进了就业。一个是创办小微企业可以使我们一部分人以创业的形式来解决就业问题,再一个,创办小微企业可以带动就业。据测算,我们一个人的创业,平均可以带动三个人的就业,是1:3,只要小微企业大量出现,通过简政放权以后,降低门槛以后,大家都可以去做。这样,一个人带动三个人,一个企业,我们说至少一个小老板有三个工人,就是四个人。所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们城镇80%的就业是靠这种企业来解决的。所以,应该看到总理提出来的简政放权,意在能够创造一种特别是大学生、特别是青年在创业方面更好的发展环境。

  [网友超级灯泡]:您曾说我国主要是结构性的失业,这与近年来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吴江]:结构性的失业主要和我们的高等教育直接有关系的这样一个判断。当然,它会比较复杂的一个多因果关系,其中最关键的结构性问题,说明我们高校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回应的一个机制。也就是我们说的脱节问题,就是我们教育人才和市场需求人才的一个脱节。我们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结构性矛盾。怎么解决脱节的问题?核心就是高等教育和市场需求怎么能够有效互动,完全把它归罪为教育不好,也是不公正的。实际上,人才是进入到教育,再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需要高等教育和市场有效对接,它这个有效对接,主体是谁?主体是学生,学生自我的一个配置能力很重要。所以,这方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比如说高等院校在发展当中要有预测和发布机制,你不能误导,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配置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这是从宏观来说。从微观来说,应该赋于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办学的自主权,提高每个具体学校对市场的回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你要批,改一个专业批好几年,我要想撤一个专业也要好几年,要有机制的回应。今年学生分不出去,明年我就不招了。所以,这方面很重要。当然,对高等教育质量还有一个外部评估机制,光自己评估不行,光自己评估,评估的是教育质量,教学质量,外部评估的话,就得看你培养的是不是人才,是不是真正市场需要的人才。重点关注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其实用人单位是最后的对教育质量的裁判。用人单位说好就好,我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方面的对接、互动是目前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今天吴院长跟我们的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探讨大家目前比较关注的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样一个热点话题,比如说可以通过像吴院长说的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去就业,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先到这里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访谈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吴江]:谢谢大家。

(责编:彭心韫、黄玉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