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雷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代表和体现
[主持人]:谢谢王队长精彩的分享。有请邢教授。
[邢云文]:各位网友,大家好,我非常高兴来到这个座谈会和大家一起交流雷锋精神人人可学这样一个话题。今年是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5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竭力推进、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50年的学雷锋实践,使“雷锋”这个名字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代表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追求的文化符号,雷锋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闪烁着永不褪色的光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曾经这样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做到。”这句话是对我们今天这个话题最好的诠释。我旁边坐的这几位,庄仕华院长、王凤进师傅、林秀贞大姐以及葛遥遥同学,他们也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雷锋精神人人可学”这样一个命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理论工作者,我常常在想,雷锋精神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时空穿透力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雷锋精神是在平凡之中见之于伟大的精神。雷锋曾经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一名普通的工人,他所做的也都是一些平凡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到,我觉得这是雷锋精神人人可学的一个基本含义。但是雷锋精神人人可学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内涵,那就是雷锋精神传达了一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人生态度,这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工作、对事业的敬畏和执着,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对物质欲望的克制和自律。我觉得这些都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在我看来,雷锋精神那就是中国精神的一个代表、一个体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像雷锋一样,像雷锋一样有这种责任感、使命感,有这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情,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敬畏执着,就会汇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我觉得这是雷锋精神人人可学给我们传达的一个更加深刻的含义,这是我对雷锋精神人人可学的一点理解。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我还看到有一个“黑椒牛柳”向邢教授提问,因为您是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我相信您在很多理论课题上有过研究,这位网友提出的也是这样一个理论性的问题,他知道您主持和参与中国共产党弘扬时代精神历史经验等等这样一些课题,对于弘扬雷锋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解读和阐释?
[邢云文]:我记得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任何人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正如任何人都不能超越他的皮肤。雷锋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的一种时代精神,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雷锋精神,我认为它又是超越时代的,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说的雷锋精神,它不单是雷锋一个人的精神,它是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的传统精神,以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在雷锋这个人身上的一种凝结。比如我们说的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这些都是我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倡导的一种道德传统,比如我们对党的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最可贵的品质和精神追求,比如勤俭节约,这既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勤俭建国一种价值理念,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个传统,所以我觉得我们对雷锋精神不能做一个狭隘的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实际上雷锋精神不仅仅是超越时代的,它也是超越了民族、地域、文化、语言的界限。现在我们知道,雷锋精神不光我们中国人在学,许多外国朋友也在学。比如,泰国政府,它就印了一个雷锋的小册子,它把这个小册子发给它的国民去学雷锋。比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就这样评论,雷锋的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永恒的价值。这是我对刚才您所提的那个问题的一点理解。
[主持人]:谢谢邢教授跟我们分享您的解读和阐释。接下来想提问邢教授。现在很多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且这种事件经常发生,比如说之前的小悦悦事件也是引发了全国性的舆论的大反思。我们想听听专家的建议,邢教授能不能给我们解读一下现在社会上人与人的冷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邢云文]: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赞同刚才林大姐讲的那句话,她说,像小悦悦事件,以及还有一些其他的我们看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些事情它不是一个普遍性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这个社会,好人还是最多的,小悦悦事件,我当时也真的密切关注过,而且,我当时在网上还专门找到这个视频,去看这个事。我仔细地看,为什么要去看呢?我当时自己心里面总想着这可能是一个意外,但是我看了半天,确实我也很痛心。这个事件实际上对我们整个道德生活领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确确实实正如您说的,它引起了一个全国性的舆论大反思。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个事件就下这么一个结论,说我们现在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了,其实我们看看我身边的两位大姐,她们在为这个社会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是一种正能量。像小悦悦事件,包括曾经还有南京的彭宇事件,我觉得他们都是个案,很多人,正如大姐说的,我们低头做我们的事,不要去管别人。其实我觉得做好事也罢,帮助人,实际上我觉得只是说我们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不要以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去看待,说这个事情,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包括庄院长,两位大姐,他们做好事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事会给我什么回报,比如林大姐,她赡养的好多老人,而且很多老人是残疾人士,本身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包括刚才王大姐讲,做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幸福的。
[主持人]:谢谢邢教授。邢老师,刚刚葛遥遥说的有一点,我觉得是不是提前请您解读一下,葛遥遥说大学生从高中高考之后进入大学,是一种打酱油的心态,我不知道您作为此方面专家,有没有从您身边看看,年轻的大学生是怎样学雷锋,而且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学雷锋?
[邢云文]:确确实实,刚刚葛遥遥同学讲的这个,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他从高中,刚参加高考之后进入大学以后,确实有一段时间放松,刚刚经历了紧张的高考,马上到了大学,另外一种环境,没有老师每天去后面跟着你催你的作业,也没有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一切都凭自己的自觉。确确实实是这样。但是,我觉得现在大学生,就像刚才葛遥遥同学讲的,因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围着他,他比较自我。这样一个成长经历起来以后,到了大学以后,他仍然表现出一种很好的,除了一种自我主体性比较强以外,他仍然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意识。比如前段时间好像天津搞过一个调查,关于学雷锋的,当时他这个调查,调查了五百名学生,对学雷锋的态度。95%的同学认为,雷锋精神到现在仍然值得我们学,仍然有它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学雷锋,在这个问题上,比如我,给学生经常讲,我说学雷锋不是说让你去想方设法地做好事,其实雷锋身上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比如他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雷锋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他开的那个汽车原来很耗油,我在看他的日记,就是写这个读本的时候都看到了,他能够把“耗油大王”通过自己的钻研,研究这个汽车,怎么样去开最省油,他把这个汽车变成了“省油大王”。你在学习上,如果说能有这种精神,还怕你学不出什么样的成就来吗?而且比如说,我在想,雷锋不仅仅是一个我们所要学习的道德模范,他实际上是一个鲜活的人生教材。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你想想,他去世的时候才22岁,但是他获得了多少荣誉。不管是他在团结湖农场做一个农民,还是到了鞍山作为工人,还是作为一个解放军战士,他都在他本职岗位上做到了一流,他在那个时候,他就是引领时代的潮流,他把每一个本职工作都做到了一流。现在的学生经常讲我们要追求卓越,怎么才能追求卓越呢?我觉得如果你能够,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学到雷锋精神的十分之一,那你一定是一个卓越的人。这是我对刚才您提的那个问题的一点理解。
[主持人]:谢谢邢老师。我们大家对雷锋精神有的时候就是有点死了,但是我们听了邢老师的一番解读之后,我们知道作为大学生来讲,把自学业搞得最好,把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一帮,其实也是一种雷锋精神。谢谢邢老师。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天天可学
[主持人]:谢谢邢教授的分享。我们请林阿姨继续跟我们分享您的故事。
[林秀贞]: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的一名农民,今天来参加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说起雷锋精神,我首先想到的这个人就是我妈妈,我妈在我小时候就教导我们说:“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母亲还说“千千治家,万万治邻”。意思是说用一千次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用一万份的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母亲把治理邻里关系要比治理自己的家更重要。母亲还经常伸出三个手指头,她说三条道走中间,不能斜,不能偏,一辈子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在母亲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说着说着,我就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了。当然,我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们家做了好吃的,就给这家那家去送去,别的邻居有什么困难的时候,我们老是及时地帮助。在我上学的时候,我是1963年初中毕业,在1962年的时候,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就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在学校里,是学着雷锋精神长大的,唱着雷锋的歌长大的。也可以说,这几十年来,我是在母亲的影响下,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度过了这多半生。所以,我个人认为,母亲就是我心中的活雷锋。接着我在30岁的时候,赡养了我们村和外村的六个孤寡老人,到去年5月10号最后一个孤寡老人去世。我为这些孤寡老人不但要让他晚年幸福,而且给他养老送终,给这些老人穿白戴孝,打番摔瓦,并且到现在,我还给他们上坟,也就是让这些孤寡老人就像有儿有女,在活着的时候那么幸福,在去世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打番摔瓦,就是在这些老人去世的时候,我们就让这些老人像有儿有女那么风光。当然,我在30岁的时候就赡养孤寡老人,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几十年前,生活非常困难,环境也是比较恶劣,在这几十年当中,我还资助了20名大学生,去年最后毕业的大学生也已经毕业了,走向了工作岗位,他们工资也升到2800块钱。我办了一个小型的企业,在我的企业里面,还招收了13名残疾人,其中一名残疾人已经退休,现在还有12名残疾人,我还收养了一名弃婴,这名弃婴现在上高一了。总之,近40年来,我做了一些公益事业,还为我们村里打井、修路,为学生修缮校舍,买桌子、凳子等等,还做了一些公益事业。这几十年来,为什么我能做这些事,第一是受母亲的影响,最重要的还是在学生时期,就受到雷锋精神的影响,我认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并且雷锋精神天天可学。可以这样说,雷锋精神主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雷锋的这种精神,艰苦朴素、节约,这一切一切,我也不怕大家笑话,像我的内衣一般情况都是缝补再穿,比如说我这件衣服,是2006年参加一次报告会的时候买的,到今年已经近八个年头了。我的生活一直是节俭的,从来不浪费。比如今天早晨吃的粥,剩下了一碗,我还要把它放到冰箱里,等中午热热再吃,尽管是现在,咱们生活好了,社会进步了,富裕了,但是,咱们绝不能从穿、吃、喝、戴,都不要浪费,还要坚持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这近40年来,我做了一些事,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做更多更好的好事,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再来看网友向林阿姨提的一个问题,刚刚林阿姨的故事,我想已经感动了很多正在收看我们这个座谈会的网友,因为您提到了您做好事第一个是受到母亲的影响,同时您还提到了很多,我觉得是非常简朴,但是很有用的,比如人人管难事,这个世上就没有难事了。我们特别想知道,在您的故事当中,您说到30年如一日赡养了六位老人,包括资助了20名大学生。我刚刚听到您也做小企业,可能也是有一定的收入,您这样做毫无回报,不要报酬做好事的行为,您的家人理解吗?他们怎样去评价你的?
[林秀贞]:几十年来,我做这些事,都是我的家人作为我的一个团队来做这些事的,不是我一个人在做。首先在我赡养第一对孤寡老人的时候,是我母亲给我看孩子,料理家务,我在出门的时候,我母亲在家里守着这些老人。我们家就是一个团队。
[主持人]:家人都非常支持你做好事,而且这么长时间,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
[林秀贞]:不但从精神上支持,而且从行动上,都是亲自下手,为我们做。比如我的孩子,因为我在赡养第一对孤寡老人的时候,只有我儿子,我闺女还没有出生,我的孩子就把这些孤寡老人当做自己家里的爷爷奶奶,所以,我孩子放学的时候,或者是现在都上了班回家的时候,就是前几年,第一件事一进门,什么都不做,把外衣一脱,首先给这些孤寡老人换洗被褥,换洗衣服,这些衣服,我闺女拿着去洗,我们村里的人都喊我闺女是洗衣机,我儿子就打满了一盆温水,坐上小板凳给老人洗脚,洗脚的时候非常投入,脚洗的干干净净,脚指甲剪的整整齐齐。所以,像在我们家,第一是母亲的影响,第二是雷锋影响了我几十年,雷锋精神在我们家传承下去了。
[主持人]:我相信这是一个全家人的行动。而且三十年如一日去赡养老人,我相信当时您肯定是头发乌黑,到现在头发已经花白了,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敬佩的年岁走过来。除了您家人,我想现在做好事的行为,有没有影响到别人,比如您的邻居,包括社会上的志愿者有没有加入到您这个团队当中来?
[林秀贞]:说到加入到我这个团队来,我做的具体事的这个团队里没有,但是影响了一批人。现在比如说往大里说,我们村是一千七百口人的一个大村,在我们那一带是一个大村庄。到目前为止,我们村里没有不孝敬公婆,没有不孝敬爹娘的,我们村里风气特别的好,邻里和睦、妯娌和谐、婆媳和谐,都非常好。我虽然是68岁了,因为我住娘家,因为我辈小,很多人都喊我小贞,说你看人家小贞,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家还赡养,还管呢,咱没有理由不赡养自己的父母,不赡养自己的公婆,所以我们村里风气特别好,都是赡养自己的父母,赡养自己的公婆,妯娌之间、婆媳之间都非常和谐。可以说影响了一批人。
[主持人]:接下来继续替网友提问。接下来的问题交给林秀贞阿姨。刚刚您的故事真的也是打动了很多人,但是有人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叫“我对烟草很了解”这位网友,他想请教一下您认识歌手丛飞吗?他其实在生前的时候是倾其所有资助失学儿童,但是当他病重的时候,部分曾经受到他捐助的对象并没有表现出感激之情,也没有伸出手去帮他。旁人觉得有些寒心。我想把这个问题交给您,如果说这种现象让许多人心生寒意,而停止了学雷锋的脚步,你会怎么做?
[林秀贞]:我知道丛飞,他是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我记得。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个案,在社会上是无奇不有的。帮助了人以后,让人寒心的其实不是很多。在我的经历中,还没有遇见这种事。
[主持人]:您觉得这种事其实不会影响到你去学习雷锋或者做好事的行为?
[林秀贞]:不会影响。这是一个个案。确实在社会上,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很少。
[主持人]:我相信您也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这些少部分人的现象。还有一个网友提出来的问题,我觉得也很有意思。他叫做“看热闹不怕事大”,他说什么问题呢?我相信林阿姨在你们村一定是很有名了,因为做好事,留给别人的美好的印象,一定会让很多人嫉妒您。有没有人会说,你带动全家人资助学生,赡养老人,有没有人说你是借着学雷锋做好事的行为,出自己的风头?有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话呢?
[林秀贞]:我没有听见过人对着我说过这样的事。我认为学雷锋做好事,你就低着头做你的事,你也不碍他的事,他也不碍你的事,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精神就行了。
[主持人]:不会影响你的积极性?
[林秀贞]:不会影响。
[主持人]:您会不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带动周边的人一起来学雷锋?
[林秀贞]:带动是带动,但是,还是我以自己做为主,我也不碍别人的事,别人也不碍我的事,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比如我们的路到了秋收种麦的时候了,2009年的时候下了12天雨,把我们周边的路都冲坏了,我一看,那可怎么办?几千亩麦子要等着种,几千亩玉米要往家收,如果这路不修好的话,影响我们村里的种麦子。我就把我们村里的干部叫到我家去,我说今天在我家吃饺子,我有一个想法,咱们这路都冲坏了,如果再不修的话就影响到咱们的秋收种麦,我有一个想法是,你们操心,我拿钱,我们的干部,你们操心,咱们料钱、工钱都是我来出,活你看着怎么结实怎么干,不要搪塞,一定要用白灰、混凝土打上来,再用水泥抹平了,一定要牢固,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我修了我们村周边的环村路,修了几个出水口,没有冲坏过。你就低着头做你的事,你有雷锋这种精神,就是雷锋精神可以天天学,人人学,人人都可学,天天都可学,都可以学。但是根据自己生活的环境,根据你自己的经济能力,如果你没有经济能力,要想学雷锋,也是举手之劳。每天出门不可能不遇见个事,遇见了事尽管做就行了,只要有这种心。就像老妹妹说的,只要心里装着他人,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只要心里装着公益,随时都能做,随时都能学雷锋。
[主持人]:谢谢林阿姨的分享。林阿姨,有一个网友是这么想您提这样一个问题,因为物质上匮乏的人,他们内心其实有很多想法,想去做好事,去帮助别人,但是因为自己本身物质上就很匮乏,在这方面的时候,您觉得他们如果想去学雷锋,应该怎么样去做呢?您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林秀贞]:我认为,学雷锋不仅限于物质学,比如说,需要帮助的人,他需要一个东西,但是我没有,你可以不拿这个东西过去,你可以做别的事。不仅限于物质,只要你有这种精神,就可以学雷锋。你帮助他做别的事,给他洗洗涮涮,你没有物质,你可以有力气,只要有这种精神,只要心里有雷锋精神就可以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