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谈新农村建设【2】--强国社区--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社区>>人民访谈>>访谈回放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谈新农村建设【2】

2013年03月10日17:32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三集中”、“六个一体化”、“四大基础工程”推进成都城乡统筹配套改革

  [网友雨朦胧]:成都市作为最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城市,在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上有何经验?

  [刘家强]:成都的最大经验,我自己的感觉,我在成都当了两年半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我自己的体会,我们那么多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总结、修正,形成了一套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这个体制和机制,上一次我来到这里主要都谈了,我们通过“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做好农村的“四大基础工程”,来推进城乡统筹的综合配套改革,现在看起来效果比较好。我认为,要想农民受益必须有好的体制和机制,我们在“六个一体化”中首先想到怎么让农村发展起来,怎么让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实惠、得到好处,我们愿意把我们有限的财政收入更多地花在农村,花在农民的头上。比如,我们实行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完善了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有多种渠道获得收入,又比如农民可以从集体资产的经营收益中分得财产性收入,农民可以从自己的劳作工资中获得收入,农民也可以从我们建立的耕地保护基金中获得收入,农民还可以从社会保险中获得收入等等,也就是说农民的收入渠道很多。这么多年以来成都城乡收入差距都在缩小,现在成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缩小到2:1以内,这在全国很多地方来讲都是比较突出的。

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新农村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作为吗?您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到的三农问题怎么解读?

  [刘家强]:今年总理的报告提出,我们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必须要同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三化同步,因为这是一个大事情,这也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基础,过去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在也仍然如此。我的解读,正像总理说的,通过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的支出,来支持和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加强耕地的保护,来维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改善农业的种植条件;通过对农村水源的保护,农村水利设施的改造来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我认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支持的力度也是很大的。同时,通过一些改革的手段,包括土地确权、承包经营权的登记、金融支持,实际上都是在做稳定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工作。

  [网友奔跑的蚊子]: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刘主席您是否能结合成都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培养新型农民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刘家强]:我结合成都谈一谈。民革中央一直在思考“三农”问题参政议政做什么事情,我们想应该从基础抓起,我们提出过怎么样提升农村土壤肥力的提案,我们也曾经提出过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我们也提出过怎么样做好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提案,我们也提出过改善农村交通环境的提案,农业首先要抓基础。

  [刘家强]:第二,抓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问题。为什么抓农业体制机制呢?因为我们认为现代农业才是以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如何做好现代农业,首先要把耕地改造好,把农民的权益确定清楚,这时我们就面临谁来经营土地的问题,我们认为要让农村的“能人”来种粮食,他来经营农业,这时候就需要培养新型农民。我们曾经在黑龙江举办过关于新农村人才建设的研讨会,我当时也提出,要让那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回到农村,让他来种地,他就可以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耕种土地。举个例子,前年在南京句容市也举办过一次研讨会,讲的也是关于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当时我有一个发言,成都在崇州进行过一个试点,搞了一个“1+4模式”,什么意思呢?我解释一下大家就清楚了什么叫新的体制机制。就是农民把自己的土地集中起来,作为股份都有权益,但是土地的经营是由一个新型的农民来做,我们当初的叫法是“农业职业经理人”,这就是“1”,我们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在农村建立了一批企业化运作的农业服务平台,我们叫做“农业超市”,比如在农业市场过程中需要劳动力,我们有“劳务超市”;需要技术服务,我们有专门的技术指导;需要金融支持,我们也有金融的服务;需要农业机械,我们也有专门的机械服务。这不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农业经营方式了吗,也就是新的经营体系。

  [网友杨再昌]:刘副主席,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对新农村建设战略有何推动作用?

  [刘家强]:我认为这次专门提出发展“家庭农场”,这是我们建设和发展农业新的经营体系的一个方面。“家庭农场”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这就像我刚才说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一样,就是要有一个主体来经营农业,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益更高,让农业的附加值更高,让农产品的质量有保障、安全有保障。“家庭农场”可以关注农业发展的产业高端,可以延伸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传统农业迈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实际上就是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

  [网友超级灯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刘主席您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何对策?

  [刘家强]: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的基础薄弱,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社会资本的投入不足。第三,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第四,农村的生态环境还有待改善,在许多边远地区农村的面貌还是比较落后。谢谢各位网友,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一一回答,有很多问题可以看看成都农村改革方面的成果,有些成果都已经发布出来了。感谢各位网友对“三农”问题的关心,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一直很关心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问题。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多交流,欢迎大家也到四川的农村多去看看,山清水秀的地方不少。也感谢人民网对民革参政议政工作的关心,对“三农”问题的关心,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感谢大家。

(责任编辑:彭心韫、房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