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沈健、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异地高考--强国社区--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社区>>人民访谈>>访谈回放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沈健、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异地高考

2013年03月04日17:06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接受各类教育的平等机会,在教育公平中最为重要

  [网友黑椒牛柳]:在异地高考的话题当中,大家一直提的关键词是教育公平,您怎么看待异地高考和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

  [沈健]:讲到教育公平,从教育界我们都在讲让每个人都提供公平的教育,准确讲是接受各类教育的平等机会,这是最重要的。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人员进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一方面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的流动加快了。这两个导致的结果是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时候,要融入到城市里生活,必然就带来了自己的孩子,相对于传统的户籍制度从外地到这儿来,能不能和当地市民接受平等教育的,因此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不仅仅是能不能让外地的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接受教育的某一权利,最终是教育能不能给予公平机会,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奠定公平的重要方面。

  [网友团团绿]:很多网友认为,很多地方异地高考准入的门槛过高,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拼爹”,对此,您有何看法?

  [熊丙奇]:按照目前各个省市所公布的异地高考方案来看,存在着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北京的异地高考的思路,现在只是一个思路,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方案,从这个思路来看,实际上现在只开放了高职,并没有开放普通院校。因此,它的门槛是相当之高的。再一类是上海和广东,它会结合居住政策,开放的门槛。还有一类实际上就是以山东等地为主的提出学籍的年限的限制,这是一类。另外一类就是在学籍之外,适当地提出居住年限的要求。这里面假如根据这些省市所提出的门槛来看,以学籍为主的报考门槛应该来说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也能够解决更多的随迁子女的求学问题。如果在学籍基础之上再提出父母的要求,包括父母工作年限要求、居住地要求,缴纳社保的要求,这些要求如果提得过多的话,就会演变成新一轮的“拼爹”,因为我们讲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制定门槛的时候,应该针对学生本身来制定这个门槛,这个合理的。如果说制定的门槛是针对他的父母的,而且这个门槛过高的话,那么就可能导致有的孩子因为他父母的工作年限和缴纳社保的情况,而受到限制。

  [网友舞动的微风]:网友舞动的微风:江苏省每年借读高中的外省随迁子女有多少?这些人如果均在江苏参加高考,以江苏目前的教育资源现状,是否能承载如此大的压力?省教育厅出台了哪些措施应对?

  [沈健]:现在高中阶段在江苏的随迁子女准确数字有多少,因为它不断变化的过程,比如学习一段时间以后随父母亲又离开了,我们估计整个高中外来人员的随迁子女大概4.5万-5万之间,这些人如果在江苏参加高考,江苏目前教育资源如何,是否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首先压力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这个仍然显得不足,现在江苏教育的情况和全国一样,目前老百姓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和我们能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是这样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亲已经为江苏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我们江苏教育理所当然为他们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处理这个问题是坚定不移的。从江苏目前的教育资源来讲,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但是江苏教育的基础是好的。比如讲江苏的高校128所,在校大学生181万,这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当中处在第一位。外省的特别是部属高校也到江苏招收优秀毕业生,所以在江苏我们这儿异地高考的处理压力和积极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要积极发展,朝着促进教育公平迈出第一步。

  [网友超级灯泡]:江苏省异地高考方案没有“北上广”苛刻的附加条件,被网友称为“最大方”方案。这是否会掀起江苏异地高考的狂潮?如何平衡江苏本地家长与外籍家长之间的利益?

  [沈健]:感谢网民们对江苏教育在这个问题上的积极评价。我刚才讲了,首先江苏的教育基础好,但是我们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处理这个问题,异地高考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用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积极和公平的态度和作风来处理这件事情。具体来说,在制定方案当中,应该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把异地高考就认为,我看有的省市自治区都讲“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农民工子女”,大家注意到我们江苏的方案是“来苏务工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就和在北京一样的,除了有一些是农民工,可能还有很多是由于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些白领的子女,我想应该是对这些,不管他原来是从农村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作贡献,还是由于人才流动新进入这个城市,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做贡献,他们的随迁子女都是我们要关注、关心的对象。第二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我们在座的各位也许我们的父辈、祖辈都是农民,为什么我们现在在城市里,生活的时间长一点,就对这些外来人员有一种抵触呢,我觉得应该更加开放,这才能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第三从教育本身的职能来讲,就应该做到有教无类,我们给各类人员都提供一个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第四要更加积极,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计划出台的时候,政策出台的时候是在2012年12月,在12月份的时候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经完成了2013年的高考报名,但是高考报名的时候我们已经明确一点,随着来苏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方案一旦明确以后,我们给愿意到江苏高考的人员补报,所以事实上我们就是2013年开始的,网上有评论说我们是最及时、实施最早的,当然还有最公平,最公平体现在哪儿?只要在江苏取得了完整的高中学籍,你的监护人有固定工作、固定的居住地,包括租赁的,就可以参加高考。这里我解释一下“有完整的高中学籍”主要是江苏2008年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高考改革,如果没有在江苏比较完整的接受高中教育或者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对江苏的高中教育,按照国家的高中课程标准完成高中教育,也可以来参加高考。

  [网友人见人扁帝]:从各省推出的异地高考方案看,大致有哪几种不同模式?江苏属于哪种模式?是基于哪些考虑制定的这个方案?

  [沈健]:从总体上来讲,最终的目标还是一样的,就是公平、开放的,只不过实施的时间,还有阶段性的门槛条件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这个谈不上不同的模式。江苏制定的来苏工作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改革方案,首先是公平,其次是科学、第三是开放、第四是合理、第五是积极。

  [网友黑椒牛柳]:在异地高考的话题当中,大家一直提的关键词是教育公平,您怎么看待异地高考和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

  [熊丙奇]:因为异地高考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很多了,从2009年开始,大概就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从教育部的书面文字来讲,就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当地升学问题,根据这样一个描述,实际上它其实就是为了落实公民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因为我国的宪法和教育法都规定每个公民,不分他的家庭、不分他的民族、经济情况、性别等等,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包括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以及平等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权利,2008年,国务院已经发文要求以流入地为主,公办为主,两个原则,来解决基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他们接受了义务教育之后,由于无法在当地直接报名参加中考和高考,因此就面临着他们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要回乡,要么回到家里面,户籍所在地求学的问题,要么就可能在城市里面打工,因此,针对这个现实问题,解决他们的升学问题就非常紧迫,所以,推进异地高考实际上就是为了落实我们每个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这也就是教育公平。

异地高考政策对本地有影响,但是可以解决矛盾

  [网友节能的灯]:不少江苏当地家长认为,放开异地高考不仅会影响江苏本省考生的录取率,还将影响到江苏省高中教育的质量,对此您怎么看?

  [沈健]:外省随迁子女如果到江苏来参加高考,取得了好成绩,理所当然要准予录取,可能会在相同计划里挤占原来江苏考生的录取机会。但是由于现在江苏教育的发展,以及江苏基础教育在全国的声誉,一方面江苏高等教育的资源比较丰富,有120所普通高校,可以容纳在校生181万。下一步我们通过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江苏公办学校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水平。我们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江苏加大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比如我们在“十二五”开局两年我们和位于江苏南京的东南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世界排名第38位)我们在江苏苏州建立了联合研究院,我们引进了美国的杜克大学(美国排8位、世界排在20-30位之间)这样的世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到我们江苏,扩大江苏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再加上江苏的基础教育历来基础比较好,培养的高中毕业生质量比较高,全国各个名牌高校都愿意在江苏多招收学生。综合这些方面,有影响,但是我们努力通过发展来解决矛盾。这些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如果能够取得好成绩,本身对江苏考生也是一个激烈,通过交流中可以让他更加努力学习,我们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也愿意看到这样的状况。

  [网友真知棒]:有人提出,可采取异地高考原籍录取,即在就读地有学籍的学生可在本地参加高考,而其高考录取回原省籍,这样不会影响到本地生源的录取率,也能防止有人为了低录取分数线利用异地高考,您觉得这办法可行吗?

  [沈健]:这个办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问题是他不太清楚教育部对各省市、自治区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安排,它是基于各个省的高等教育的资源,也就是高校数+考生数,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的。现在教育部已经注意到高等教育在录取的时候,通过计划的安排调节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差异,比如讲规定部属高校在本地招生录取的比例不得高于某个比例,多余的要向西部扩大招生,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防止所谓的高考移民的问题。随着一段时间以后,一方面各地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问题解决的更好一些,另外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快一点,特别是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更多一点,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网友优雅的猪]:网友优雅的猪:目前不少人诟病各地制定异地高考方案并未征集民众意见,不知江苏省在制定异地高考方案之前是否对民意进行过相关调查?在具体的方案中有何体现?

  [沈健]:江苏省是一个经济外向度很高的城市,江苏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包括教育各项事业的基础很好,江苏也是外来人员集中的省份,据掌握江苏省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教育的总数有100万人,高中粗略估计大概有1.5万人左右这是指高三年级,因此在制定异地高考方案的时候,怎么样一方面解决这个阶层的随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处理江苏在基础教育当中的各个方面的关系,所以我们事先进行了广泛调查,包括异地高考方案出台的时候,我们也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比如社会各阶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础教育的校长、教师和大学的校长、专家学者,都广泛的征求了意见。

  [网友流浪的加菲]:实行异地高考,为什么会那样难,究竞难在哪里?会对现有高考制度和模式带来哪些影响或冲击?

  [熊丙奇]:我觉得这位网友提的问题的本身实际上就是反映出我们现在异地高考的难题。我们现有的高考制度是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每一个高校把招生名额分到各个省进行录取,这样一个制度本身就会导致高考录取的指标就会成为各个省的蛋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样一个制度,高考报名的时候有一个按户籍报名的制度,也就是说每个人认为,我这个省里面的招生名额就应该是我本省的户籍人口所享有,过去我们就是按户籍进行高考报名。所以,这就造成了我们的异地高考问题的攀升。以前我们有报名的户籍限制,你没有这个地方的户籍,你就不能在这个地方参加高考,由此就会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参加不了高考。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也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就是地方如果要开放异地高考,就面临着我是放开户籍限制的这样一个要求,但是各个高校的名额还是分给各个省的,因此在有一些高考竞争不是很激烈,流入人口比较多的地区,就变成一个很大的难题。就会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户籍人口的利益的冲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上海、广东,异地高考问题的矛盾极其突出,它设置的门槛也相对高。而那些设置门槛比较低的地区,往往都是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进城务工人员比较少,流入人口比较少,第二个就是当地的高考竞争激烈,所以它可以开放。如果进城务工人员很高,就面临着开放门槛很高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我们现在的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就是高校名额不要再分到各个省,在各个省里面按户籍进行报名。这样我们解决异地高考是没有冲突的。怎样打破呢?我觉得可以把我们的高校分为三类来对待,第一类高校是我们现在的部属高校,也可以叫做全国性的大学,这些全国人民、纳税人的钱举办的,当然应该面向全国招生,这些学校的招生可以是统一的考试,然后学校进行自主招生,我们可以进行全国统一的测试,测试之后哪些同学以他的成绩去申请这些大学的自主招生。如果实行这样的考试,我们现在根本就不存在着这些学校的异地高考问题,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参加测试,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参加录取,实际上我们目前已经有两种模式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是现在的考研,现在考研,我们知道每年招生人数50多万,考研是没有户籍限制的,在任何地方报名都可以参加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录取考试,这个首先就是有统一的考研措施,然后达到一定的笔试复试分数线以后参加这个学校的面试被录取。北京大学他们要进行2013年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采取的是11校联考的方式,全国任何地方的考生都可以在各个地方报名参加这个联考,考试地域不受限制。这是一类大学,就是全国性的大学应该是统一考试,然后实行学校面向全国的统一的招生。这是一类。

  第二类,地方性的院校,可能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一些院校,这些院校由于地方政府投入的,它可能更多的要为地方服务,因此它可以采取以前的一样的模式,可以把更多的名额分给本地户籍的人口。这个实际上道理上是行得通的。

  第三类学校就是高职高专。我们知道现在我国的高考升学率接近80%,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有一些高职高专,面临着招生的生源危机、生源困境。从这些学校的发展和现在受教育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来看,这些学校完全可以实行的是注册入学、申请入学,只要有高中的学历就可以申请进入这个学校接受教育,而这些学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教育方式,如果实行这样的方式,我们现在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他们子女只要是有高中学历都可以申请这些大学。这个也就解决了他们求学的需求问题。而且高职高专的招生在整个高考招生中占了50%左右,如果我们在这一块实行申请入学、注册入学就解决了一半左右的异地高考问题。因此如果按照以上三个路径来走,我们基本上不会面临着现在的户籍的冲突问题。因为我们在现有的高考制度框架之下,它必然面临着开放这个门槛就会有更多的人涌入,然后来挤占我们高考指标的限制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来挑拨名额,来平衡这样的利益问题。实际上按照这样的思路走下去,国家也无法均衡地协调各个地方的指标。因为比如说你在北京,你现在的一本升学率北京达到27%,如果北京开放以后,北京本地户籍说达到27%的一本率,那进城务工人员也要享受和北京录取同样的优惠,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北京,最后都可以享受27%的一本的高考条件,那好,国家要么面临着扩招,增加名额,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要么必须从其它地方挑拨这个名额到北京,这进一步加剧了各个地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目前采取的放宽户籍解决异地高考这个思路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是暂时解决一定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把大学按三类实行招生。这样一个思路也不会违背高考改革精神的。高考改革要打破考试、招生这样一个一体化的格局,实行考试、招生分离,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种选择,最后形成的格局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按照高考改革的思路,来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如果有了高考改革,异地高考根本就不用单独出方案了。

  [网友有话好好说]:实行异地高考后,会对现有高考制度和模式带来哪些影响或冲击?

  [沈健]:现在主要还是计划安排和报考和录取当中的一些限制,我认为对于现在高考的制度和模式,现在采用分省考试,主要有一个问题,比如我们今年第一年实施当中,现在各地高中阶段的教育都是围绕教育部的课程标准然后自己组织的高中教育。高考又是围绕高中教育的课程标准,高中教育的实际来确定高考方案和模式。高中阶段教育和高考的情况不尽相同,这事实上也会给考生在一个地方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换另外一个地方参加高考带来不便,所以这一点上我完全理解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如果在江苏接受了高等教育,要回到生源地参加高考的话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

 

(责任编辑:彭心韫、房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