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土地制度改革对于城镇化至关重要 城镇化顶层设计必须尊重规律
[主持人]:可见保障农民的利益,对于城中村的改造也是非常重要。其实大家也有一个共识,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所以,这边也有一个网友提问,农民不种地,而走进城市来住,那岂不是乱套了,他们的生活来源如何保障,相应的配套措施,是否这些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了呢?
【辜胜阻】:我觉得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我们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就涉及到怎么样看待农民的土地,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非常担心的是一旦户籍改变成为市民以后,怎么样来确保他们的土地。我觉得应该推动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土地流转,不要让这些土地抛荒,让这些土地通过流转的机制实现土地向种田能手的集中,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这个非常重要。我不赞成在城镇化过程中间,特别是农民进城落户以后,采取强制的办法来收回农民土地。因为我刚才讲到有很多就业是不稳定的,我也刚才讲到在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们有几千万在沿海打工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但是没有产生社会稳定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农民工还有土地,当然他们没有回到土地上,但是这个土地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所以不能强制地、人为地来剥夺农民的土地,要维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让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我们不能强制性地剥夺农民的土地权,网友孙亚非也问您,城镇化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规划的,它究竟需要怎样的改革?
【辜胜阻】:我觉得城镇化首先应该讲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城镇化有它的规律,城镇化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面,也就是不能搞空城,要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同时,城镇化也需要规划,也需要顶层设计,但是规划和顶层设计必须尊重城镇化规律,如果违背这种规律,就会产生误区。所以,我讲这两者关系就是说,首先应该讲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人造的。我们同时也需要规划,但是这个规划必须尊重城镇化的规律。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城镇化在规划、环保方面等方面走偏呢?
【辜胜阻】:我觉得当前非常重要的就是怎么样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就是超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心城市、小城市怎么合理地配置。我不主张普遍开发的小城镇道路,城镇规模太小没有吸引力,但应该建小城市,像十万人的小城市,有一定的规模,走适当集中的道路。但是我也不主张把北京这种两千万的城市做到五千万。我觉得发挥北京中心城市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建立城市圈和城市群,通过这种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建设,来发挥北京的辐射作用。未来应该建更多的城市群,建更多的中小城市,来缓解北京、上海这些超级城市的人口膨胀的压力,来缓解城市病的集中爆发。
[主持人]:这一点是否也是咱们未来走城镇化道路的一种新意呢?如何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辜胜阻】:我刚才讲了,新型城镇化有六个特点,最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应该把人的城镇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把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这就是新型城镇化的要义。
[主持人]: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从物的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
【辜胜阻】:特别是从地的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可能地方政府只要一谈到城镇化更多的想到怎么卖地,但是这个可能不是新型城镇化所要涵盖的主要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城镇化,是如何实现农民工的“三位”转变,就是职业变了、地域变了,但是怎么样实现身份的转变,让他成为真正的新市民,这才体现人的城镇化,重于物的城镇化,重于地的城镇化的理念。
[主持人]:今天辜主席和我们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探讨城镇化改革和农民工市民化这样一个话题,我相信各位网友也对由物的城镇化、地的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如何保障农民工权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到这里结束了,再次感谢辜主席的到来,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和交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辜胜阻】:谢谢大家的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