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编者按:6日19:30,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中国房地产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牛刀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房价反弹:如何看待楼市调控?” 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我是代表”系列访谈第四场,欢迎参与。
【访谈预告】 【图文直播】 【访谈全文】【蔡继明微博】【牛刀微博】
住宅,它是生活的必需品
[网友我爱薄荷糖]:蔡老师您好,仅去年一年,您就有7个和房地产有关的提案,您关注房地产的初衷是什么?关注的“点”是什么?
【蔡继明】:这位朋友的问题很好,说明他一直在关注我的一些言论,不仅是去年了,我从十年前到现在一共十年的时间,有关房地产、有关土地制度、有关城市化,我一共提交了30份提案,平均每年三个,十年累计30个。所以,去年我记得是中国经济时报给了我一个媒体的绰号,叫“土地委员”。我想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房地产。房地产,特别是住宅,它是生活的必需品,我们说人要想生存,必须得有一个立锥之地,必须有一个睡觉的地方,所以它首先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同时,它也是很多生产经营的场所,是创造财富的必要的一个条件。所以,古典经济学家曾经讲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是促使我一直关心土地问题的一个原因。另外,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由于房价过高,不仅进城务工的农民买不起房,租不起房,城市大多数中低收入的阶层也买不起房、租不起房,这就会阻碍我们城市化的进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十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如何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房地产制度,使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能够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详细】
要允许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能够进入市场
[网友国土纪]:楼市调控,税收增加,老百姓是否真正收益?
【牛刀】: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这里,中国所有的税收征和支是两条线,不能直接将地方的税收用于地方的哪些工程建设,用到哪些民生上,它是由税收统一来了以后统一来安排,也就是收和支是两条线,这条线是完全分割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来分,中央政府得70%,地方政府得30%,这样来分的。或者说现在这个税制,中国的税制收和支是分开的,也就是说,这个地方老百姓交的税,不知道用到这个城市的什么地方,这和任何国家又不一样的体制。如果说把所有的税收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背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债务,还也还不起,最后还要老百姓来还这个债务,那么中国以后矛盾就非常大。为什么呢?现在把房地产税,土地的钱是70年的土地储备的钱,把70年的钱全部收起来,今年一年花的光光,以后没有土地储备金,香港政府是这样规定的,土地储备金,他们叫地租钱,这个款项,这届政府要留一半留给下一届政府用,叫做土地基金,但是中国没有这个基金,中国卖了这个钱以后,马上地方政府挥霍一空,假如现在地方政府的债务又大,将来老百姓的负担非常重,三代人都还不清现在政府欠下的债。土地基金应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它拿了钱以后马上全部用光了,还欠下一大堆债务,这样很危险的。 【详细】
调控不合理的房地产价格
[网友骑驴大仙]:您觉得“新国五条”的出台有哪些意义?与以往的楼市调控政策有哪些不同之处吗?
【蔡继明】:新国五条和以前的国四条、国六条、国八条和十条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调控不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这是共同的。而且大多是从限制购买,限制特别是第二套房,其目的当然都是为了遏制刚才说到的投机需求、投资需求。采取的手段也大同小异,比如说直接的限制购买第二套房,或者是购买第二套房的贷款利率提高,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增加,甚至有的地方直接就限制外地人,没有户籍的人购买房子,第一套房也不让买。 【详细】
国务院调控房价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网友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请问嘉宾,楼市为政府和国家贡献了可观的财政收入,基于此调控力度会不会大打折扣?楼市反弹是不是必然趋势?
【蔡继明】:的确,这些年房地产成了地方政府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很多地方政府低价征收农民的土地,通过招拍挂,获得了数以万亿的,一万亿、二万亿,多的时候三万亿,叫土地收入,有的叫土地财政。因此,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出发点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有可能是不一致的。中央政府考虑到整个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需要,房地产泡沫过于严重,一旦破灭,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大起大落,可能是一场灾难。在这方面,日本以及美国都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先例。可是地方政府从短期行为出发,它把地价抬高,增加了它的土地收入,建了很多形象工程,也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当然这是它的政绩,有助于它升迁。等到这个地方泡沫已经很严重的时候,它可能已经升官升到另外一个地方。所以,每一个地方政府都这样想,都这样做的话,可能就从根本上使中央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就会变得无效。所以,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就引起我们思考,如何让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一致起来。我们常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不能怪下面有对策。一个好的政策,本身就应该考虑到对策,没有考虑到对策的政策是无效的,也就不能说它是好政策。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限制地方政府这种土地财政,减少征地的范围,使得地方政府不要过多依赖土地财政,在这同时,我们应该给地方政府另开辟税源,就是刚才说到的房产税、地产税。有了这样一个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收的来源,客观上没有可能,主观上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征地,再去依赖土地财政。他就可以把他的注意力由过去经营城市现在转变为服务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这样地价就会上升。一个地方的公共服务好,学校办得好,配套好,那个小区的价格,房价也会上升,因此政府的税收就增加了。 【详细】
住房是什么性质的商品,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
[网友黄晨灏]:如果把住房认定为必需商品。请问嘉宾,在炒房运行中,谁赚了钱?
【蔡继明】:住房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商品,这是我们调控房地产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改革开放前,我们是把住房当作一种福利,就是社会主义的福利,免费居住。当然,得按条件来分配。改革开放之后,住房由福利房一下子变成了商品房,似乎任何福利都不存在了。事实上,住房可以有几种功能,第一,它首先是生活必需品,无论你买房、租房还是享受保障房,人总得有一个立锥之地、立脚之地,到了晚上总得有睡觉的地方,没有这个就不能生存。所以,最基本的居住权是基本的人权之一,它是基本的人权。如果剥夺了一个人的居住权,睡觉的权利,等于剥夺了他的生命。从这一点来说,住房是生活必需品,就好像水、盐、空气,是必要的食品。这是第一种功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