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做客强国论坛资料照片
编者按:2月21日15:10,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做客强国论坛,以新“国五条”与楼市走势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
新“国五条”的出台是基于最近楼市的种种异动
[陈国强]: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有关新“国五条”的话题。
[网友我对烟草很了解]:您认为,国务院为何会再次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
[陈国强]:“国五条”的出台实际上和最近一段以来市场的变化和市场的形态有关系,应该说最近以来,不少热点城市楼市出现淡季不淡的局面,尤其是房价出现快速上涨,一些城市非理性的购房行为有所表现。基于最近以来市场的种种异动,或者非理性现象,中央统一部署,对于楼市调控出台了新的五条措施,我想也是对于全年的楼市调控定调,是这样一种情况。【详细】
新“国五条”强调了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网友杨再昌]: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会对楼市走势形成怎样的实际影响?“新国五条”如何在实际中落实好 ?
[陈国强]:新的“国五条”,我想它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应该说和之前的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相比,可以说是包含了调控的方方面面,所以,尤其是在相关的内容当中,对于下一步的调控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有一些新的内容。我觉得,对于引导市场预期,遏制近期以来市场的一些异动,或者说过热的情形,肯定可以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但是,它的效应的发挥,首先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来落实,另外也有待于我们地方,实际上调控政策是由中央统一来部署,但是,具体的执行者、实际的执行主体是地方政府,所以,也有赖于地方政府如何来使得这些新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落实,能够很好地落地。当然,“国五条”应该说从执行的操作的层面还是有待于各地相关的部门出台一些执行细则,这样对于政策效应的发挥才能够有保证。【详细】
楼市调控的基本目的是促使房价以比较温和的形式上涨
[网友杨再昌]:陈教授,从长远看,中国房地产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房价上涨过快会持续多久, 限购措施能落实吗?
[陈国强]:房价演变的趋势,我觉得在几个前提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之下,房价上涨的趋势恐怕难以改变。哪两个前提呢?一个是我们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基本完成之前,我们现在全国的城市化率是50%出头一点,应该说,这和国外成熟市场国家,或者说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的国家相比,我们需要走的路还比较长,我们55%以内的城市化率,要达到75%、80%这样的城市化率,我们要走的路可能还有20年以上。另外,我们多数城市的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多数还没有解决,或者说没有完全解决。应该说只有少数起步比较早,市场化率比较健康,少数城市基本住房问题初步解决,但是对于全国来说,我想我们的城镇住房问题恐怕还是任重道远。【详细】
房地产调控需要正视相关的财税制度
[网友琴江对语]:有一种说法,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房地产市场需求非常大,政府目前公布的社会保障房建设和住宅供地计划的绝对数看似很大,但据往常经验和地方政府推高地价利益冲动,上述两项计划可能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调控效果因此而不如预期。您如何看这一论断?
[陈国强]:我们在房地产调控当中的确需要正视目前的财税制度安排之下,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出让收益应该是我们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税收的收入来源。这种局面决定了地方政府在抑制高房价、抑制高地价这样一个问题上面,它是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中央要求要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另外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于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土地收益又有一个本能的冲动。【详细】
“10年之后房价将会翻10倍”的说法是伪命题
[网友黄晨灏]:几天前,有人在媒体上说,10年之后房价将会翻10倍。请问嘉宾,这个说法靠谱吗?
[陈国强]: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伪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实际上房价上涨,里面影响的因素太多了。过去我们看到的中国多数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实际上和我们过去若干年流动性充裕这个因素是分不开的。房价的上涨也有人把它解读为是一种货币现象,我们表面看到的是房价的年度上涨多少多少,但是实际上是背后伴随着货币的贬值出现的,现在价值一百万的房产,在若干年前,可能当初买入的时候是50万,甚至更低,但是,随着货币的持续大量的发行,币值在发生贬值。所以,探讨未来十年房价涨多少,或者涨多少倍,我觉得首先要明确,就是在什么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快速的通货膨胀的特殊背景,讨论它的涨几倍,涨多少倍,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所以,观察讨论房价问题,我们需要从更多的视角来看,不能简单地就房地产来讨论房地产,或者就房价来讨论房价。那样的话,可能会把这个问题简单化。【详细】
新“国五条”的相关内容主要是解决安居问题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和过去相比,“新国五条”和“新型城镇化”有什么关系?
[陈国强]:我刚才提到的,实际上对于非本地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否纳入当地的住房保障范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际上主要考虑的是它的未来的安居的问题、居住的问题。其他方面,它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或者相关的城市的其他资源能否向这些人群开放,或者让他们享受和当地户籍人群同样的待遇,这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问题,将来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里面必须考虑或者说必须解决的问题。新“国五条”里面相关的,我想主要还是解决居住的问题,或者安居的问题。这个方面,我想对于不同的人群可以找到不同的渠道。【详细】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