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欧洲研究学会主席麦健智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留澳千余葡人以社团保护自身文化
[网友杜康]:麦健智先生,你是澳门的葡萄牙人吧,像你这种土生葡人,在澳门大概有多少?他们是否自己独特的圈子?
【麦健智】:目前留在澳门的葡人可能有几千人,不超过1万人,离开澳门的大概有几万人。我们靠社团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现在大概有5到6个社团,关注我们独特的饮食文化、pators语言文化、教育以及生活。比如说饮食文化方面,我们葡人做的一种澳门菜既不是葡菜也不是中国菜,有自己的口味特点,如盐虾。再有,我们有一个话剧社团,自己排话剧,用回我们用的pators语。
[网友小箩卜头]:请问嘉宾,您如何看待澳门回归以后的发展变化?
【麦健智】: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它的经济发展。相比13年前,澳门的GDP总量增长了6倍之多,这是很了不起的。社会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澳门现在是个更多元、更国际化的都市,比如说有更多的国际公司、国际投资、国际人才丰富了这个城市。同时,澳门仍保持了其生活、文化特色,在文物保护方面一直都做得很好。
于硕:中国看重国家利益 以偏概全解读西方声音
[网友归魂一缕]:请问于硕嘉宾,东方观点中的西方文明往往存在哪些误区?
【于硕】:误区非常多,原因是:一、自我中心主义的认知,以己之心度人之意;二、国家主义的视角,中国人只能看到西方的国家,看不到西方的社会;三、没有哲学分析的现象罗列;四、单纯的利益取向;五、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以艺术认知为例,中国人会说中国艺术是写意的,而西方艺术是科学的。我觉得这是中国对西方误解中最严重的一个。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艺术,基本上是宗教性的,没有任何科学关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科学透视法,但是艺术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本主义,旨在摆脱宗教主义的束缚,跟科学也没有直接的关系。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和进步主义导致了艺术中的科学取向,加之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发展,使得中国对西方艺术的介绍直接就从客观现实的角度进入,用世俗的话说,是画得像不像真的,精神因素完全被在引进当中消弭掉了。当代艺术比如抽象艺术,是最有意识地向科学主义宣战的尝试,可以说是反科学的。再比如,单纯的利益取向和国家取向,当西方民众呼吁中国保护人权的时候,中国的反应经常是利益角度的,比如围堵中国,或者是颜色革命,其实,可能仅仅是出于一种最基本的人的意识。在国家之间一定会存在国家利益的考虑,但是在西方民主国家,社会的基本构成是三足鼎立的,包括政府、民间社会和拥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政府完全不像在中国那样,拥有巨大权力,社会的权力也完全不像在中国那样微弱。有一些发自社会的声音,常常被解读为政府的声音。
[网友老豆腐]:二位嘉宾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于硕】:五百年来的中西交流使得欧亚大陆两极得益匪浅,相互把自己的秘密展示给了对方,尽管这种展示通常是被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中国人所拥有的“西方文化”远远多于中国文化,我们基本上都是中国文化的“文盲”,当然,我们所拥有的西方文化也是碎片化的。在积极的意义上说,西方近代从中国吸收了平等的思想,比如启蒙思想家对“陈平布衣为相”津津乐道,并以此为依据,展开了向宗教大一统和贵族世袭制的斗争,及世俗化的过程,直接产物就是西方近代以来的大学。那么中国从西方获得的思想资源也非常丰富,比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等观念,这些观念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我觉得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宗教和理性主义带来的精神性。其他方面的相互交流也非常频繁,比如科技、医疗、法制、艺术等等。而中国对西方最大的影响是中国的宇宙观,使得近百年的西方思想家基本都具有老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