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刘玉珠谈十八大报告文化强国新提法新观点--强国社区--人民网
人民网>>强国社区>>人民访谈>>访谈回放

文化部刘玉珠谈十八大报告文化强国新提法新观点

2012年11月12日16:18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摘要】:十八大召开是在党和国家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一次会议。前几天我注意到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代表团参加讨论的时候指出:十八大报告主要是我们党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表明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目标继续前进。

人民网副总裁罗华(右)会见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长刘玉珠

【图文直播】【访谈预告】【访谈全文】

  [编者按]:11月12日10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长刘玉珠做客强国论坛,以“十八大报告文化强国建设新提法、新观点、新思路”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本场访谈是由人民网强国论坛、中国社会科学网和光明网联合主办的“十八大观察家”系列访谈的第二场。

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网友小萝卜头]: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请谈谈您学习十八大报告后的体会。

  【刘玉珠】:十八大召开是在党和国家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一次会议。前几天我注意到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代表团参加讨论的时候指出:十八大报告主要是我们党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表明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键问题,习近平主席的概括特别准确,我个人学习了以后深受鼓舞,而且倍受振奋。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同时感觉到责任在肩,要把涉及到我们的具体工作落实好也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详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长期目标需分阶段完成

  [网友咱也风光一把]: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的第六部分中用的标题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谈谈您对“扎实推进”的理解。

  【刘玉珠】: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我认为是我们党全面研判了党情、国情、世情后提出的关于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还是很有新意的。它表现了我们在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上的认识。前年红旗文稿上发表了云杉同志专门谈文化的自强自信的文章谈的很透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文化强国也是如此。它是文化强国战略提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开始就一直很重视发挥文化的作用,虽然当时是战争年代,但是我们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注意发挥文化在战争中的作用,在延安的13年,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对于文化的重视,尤其是毛主席关于文化建设有一系列的指示和论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对文化的地位、性质、功能和作用做了详尽的论述,在革命时期对保证革命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21世纪,全党、全社会奔小康的进程中,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民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这三个报告当中看出,我们党对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特别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次十八大又进一步地予以确认。【详细】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道路

  [网友得意不忘形]:作为文化产业司司长,您认为政府在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刘玉珠】:从网友提的这个问题上看,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中央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提出是充分考虑到发展文化产业既是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我个人认为不能够简单地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增加GDP比重或者达到5%以上就算完成任务了,因为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我们说“又好又快”,“好”是指文化产品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快”是好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我们一是要继续凝聚党和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战略考虑,二是要把战略任务通过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体现出来,三是要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四是在体制机制上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这就是政府应该考虑的,简单地说就是政府做环境、企业做市场。这个环境是指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详细】

  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刘司长,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哪些领域的文化产业,和国外相比水平如何?有哪些差距?

  【刘玉珠】:谢谢你对文化产业的关心和关注。文化产业现在大的方面概括为十个产业门类,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新的文化产业的指标体系又分成数十个具体的门类。总得说,它包括了现在文化、广电、出版、工信部等多个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这十个门类中既有传统的门类,又有新兴业态,比如传统上的演出、娱乐、电影、出版发行、艺术品,新的产业门类包括了网络、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围绕着科技和文化融合产生的新的产业门类。尽管这十几年来,我们国家文化产业纵向比发展很快,基本上能够适应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但是横向比,我们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发达国家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认识和措施、成效都走在我们的前面,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必须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强自身的创造创新活力,使文化产业有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以满足国人的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详细】

  政府和企业在文化“走出去”上的侧重面不完全相同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请问刘司长,从“文化强国”的角度你如何解读报告,怎样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莫言获奖、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化走出去了?

  【刘玉珠】:在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上,软实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长期发挥作用,其次文化软实力需要文化的长期积累才能发挥润物无声的效果;文化软实力是沟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吸收最有效的方式;政府的推动与企业的积极性相结合,尤其是要鼓励企业通过市场行为,这是重中之重。要发挥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文化“走出去”是必然选择,文化“走出去”一是从政府层面,通过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鼓励企业、鼓励企业家开拓国际市场,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在“走出去”的问题上,政府和企业的侧重面是不完全相同的,政府是考虑通过文化交流、通过“走出去”使中华文化能够更多地融入到世界,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达到彼此的尊重,从而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于企业而言,它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为企业发展创造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应该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做法。【详细】 

  相关新闻:

  刘玉珠:文化体制改革不是“文化产业化”

  刘玉珠:企业应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刘玉珠:提升中国文化消费水平任重道远

  刘玉珠: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又好又快”

(责任编辑:张庆成、房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