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编者按:10月16日10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亮点解读”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黄金十年”战略合作最主要亮点
[网友道德无用]:请问嘉宾,“黄金十年”里中国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钻石十年”里双方又有什么样创举可期?
【丁一凡】:过去的“黄金十年”就是我们的战略合作,战略合作最主要的体现当然就是自贸区的建立、实行。在这方面,实际上可以看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自贸区不是想象意义上的自贸区,是有一些中国特色的,表现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的整个的经济总量比这十国加起来要大很多,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要比他们强很多,但是十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也很不平均,有文莱这样人均GDP在全球很少比得上的财富巨大的国家,还有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因此我们在和东盟十国签订贸易自由区的时候实行了单边开放的政策,也就是说,对于十国是不太一样的,对于后来新加入东盟的四个国家实行了单边开放的原则,也就是基本上没有关税。反过来这四个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可以征关税。这完全是个优惠,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而且我们除了贸易优惠以外,还有财政援助,才能让他们更加和谐。 过去十年在这个方面确实做得很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中国对这个地区的出口也大幅增长,也给中国创造了很多出口、就业的机会。这是一个双赢。【更多】
东盟与中国文化一脉相通,亲近感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
[网友喜天]:李克强总理的一句“多栽花不栽刺”让人印象深刻,中国与东盟有太多的利益交集,互信互利是双方战略合作的前提。请问嘉宾怎么理解总理的这个比喻?
【丁一凡】:在殖民化之前,这个地区和中国一直属于一种兄弟的关系。这个地区整个是受汉文化圈的影响,传统上使用汉字,使用筷子,传统上这个地区的节日和中国基本上是一样的,都过中国春节。这些文化完全是一脉相通的,而且从民族的感情上,许多是相通的。比如有些少数民族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共有的。苗族在中国是一个很有名的少数民族,在越南,在老挝,在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有;傣族在中国是一个比较大的民族,但是据说傣族就是泰国的主体民族。不光如此,历史上讲,像越南这样的国家,一直属于中国的科举区,因为他们使用汉字。越南人是可以参加中国科举考试的,而且可以最后入朝做官的。越南人的领袖胡志明是参加了当时最初级的考试,得到了秀才声誉,他是准备到中国来考试的时候,突然发现中国决定取消科举了,但是越南还不知道,那个时代的通讯水平还不发达,他们举办了科举考试,他们准备了一批秀才到中国来考试的,结果中国取消了。胡志明先生做的中国的七律诗做得非常好,中国现代人没有几个能做他这个水平。你去读读胡志明先生做的中国七律古诗,对仗非常工整。这种历史上的渊源和我们文化上的亲近感,其实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 【更多】
希望东盟在10+3框架内牵头,积极推动落实东盟地区一体化
[网友谢不用]:“2+7”合作框架是否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将继续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丁一凡】:中国越来越体现出一个全球性大国。尤其习主席就任以来,我们的外交越来越多边性、全球性。习主席访问拉美、加勒比海、美国、俄罗斯、非洲,前一阵中亚之行,这些都表现了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很难说只重视哪一方面。但是整个东亚的地区合作方面,我们非常积极力挺东盟,这是因为在这个地区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是历史留下的纠结。我们在整个东亚的合作问题上,基本上是力挺东盟的建议。我们很希望在10+3的框架里面由东盟牵头,积极推动东盟地区一体化的建议能够落实。但是有时候也给人家一种所谓小马拉大车的感觉,因为东盟虽然很积极,但是它到底是一个地区组织,有时候一个建议、一个倡议出来以后,很难具体持续地去推动、落实。这个确实在现实有一定困难。但是我们觉得这还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就是把东盟推在前面,东盟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 【更多】
美国在东亚问题上不想和中国合作
[网友魂灵几多钱]:在东亚峰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深化经济合作,促进地区融合”的建议,您对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是否看好?
【丁一凡】:客观上讲肯定是这样。因为这个地区有资金、有技术、有人力资源、有市场。而且我刚才讲,它有历史渊源、文化亲近。从这个角度上讲,它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还要想到,因为这个地区这么好、这么富裕,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历史上也曾经有其他地方来干预,造成了这个地区很大的问题。19世纪,连中国都差点变成殖民地,其他东南亚国家基本上都成为别人的殖民地了,是一个很混乱的地区。到现在,美国独霸世界的情况下,美国也不会让这个地区完全能够自主地发展起来,它还觉得我是世界的霸主,在这个地区也要是。而且在整个东亚地区,美国还拉了很多盟友,像日本、韩国,都是它的军事盟国;它虽然原来从菲律宾撤出,现在要回归菲律宾,和印尼也要搞很多很多的合作。在这些问题上,美国人确实不把中美当做一种合作关系。在东亚,尽管美国人口头上说和中国在全球问题上有很多合作,但是在东亚问题上,它表现出来的是不想和中国合作。 【更多】
中越就南海问题制度化达成共识可避免临时冲突
[网友银山拍天浪]:此次出访总理数次谈及南海问题,并用“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句古语来表达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态度。请问嘉宾,总理此行会对南海争端的解决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
【丁一凡】:南海问题,实际上我们是可以讨论的。但是你不能够偷偷地去占我的东西,在原来属于我的地方搞点小动作,甚至不通过和我商量去解决,而是要大张旗鼓地拉外界的力量,比如说国际法院、国际法庭来逼迫我,越这么搞,我越不会让步,中国是这样的。你如果要尊重我们,大家来谈,可能这些问题就不见得像现在这样不能解决。但是如果你要想用其他的方法来逼迫我的话,最后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一旦中国强硬起来,在这个地区你是得不到任何便宜的。
中越之间这次达成共识,要组成三个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海上,在南海问题上将来就有一个定期的磋商机制和框架。这个问题就比较制度化了,就不会遇到什么临时的冲突、临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更多】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