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强国社区>>人民访谈>>访谈回放

官员学者谈教育: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摘要]质量是教育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教育发展有质量、有数量、有结构、有效益,质量是最核心的要素,如果没有质量发展,整个教育发展的效果是不好的。现在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也都是把提高质量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这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特别是基础教育方面。
2013年08月27日20:34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3》网上座谈会第六场嘉宾

  编者按:8月27日15:00,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司长王洪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银付,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朱晓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协京做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网上座谈会,以“教育质量怎么提高”为题进行解读和交流。本场访谈为《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系列访谈第六场。

【访谈预告】  【图文直播】  【访谈视频】

  刘宝存: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司长,给我们来了非常全面的总结我们面临的现状和急需改革的问题,我听到王司长第二点讲了教育发展质量,很多网友在说,当前教育最需要改进的问题就是教育质量,如果说素质教育不真正实行的话,教育质量很难上去,所以请教一下刘院长,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系统看待教育质量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有质量的教育?

  【刘宝存】:刚才网友们提出来质量是教育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我们一般的讲,教育发展有质量、有数量、有结构、有效益,这四个方面来讲,质量是最核心的要素,如果没有质量发展,整个教育发展的效果是不好的。现在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方面也都是把提高质量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这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特别是基础教育方面。  【更多】

杨银付:分数高低不是教育质量的全部,教育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主持人]:有一个叫网友骑驴大仙说当前,“分数论英雄”、“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很明显,建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再次受到关注,请问杨银付主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国出台过哪些相关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杨银付】:首先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提了很好的问题,应该说网友提的以分数论英雄,知识重于能力,这种现象在我们教育实践中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在一些地方对分数过分强调,对背诵过分强调,标准答案也比较机械。我并不一概反对分数,分数低也不能说是教育质量高的标准,但分数并不是教育质量的全部。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比如说教育理念上要有一个创新,要有全面的教育质量观。譬如说我们要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譬如说我们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教育评价非常重要,因为评价就是一个指挥棒,在指挥棒不可取消的前提下,最重要的就是改这个指挥棒,使这个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教育评价全面了,教育就容易全面,教育评价指向素质,教育便也会走向素质教育。事实上,正是由于考虑到考试评价制度的重要性,现在教育部里已经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是今年6月3号发的文,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创新,它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强调了评价的全面性。它设立的是五个方面20项指标,这五个方面是: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 【更多】

李协京:解决“钱学森之问”需扭转教育功利主义倾向

  [主持人]:谢谢杨主任。我们最近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了理论热点大讨论中,我们请网友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寻找答案。结果排名前三位的是“教育上的功利主义严重”、“整个社会浮躁之气影响”、“教育理念上忽视 ‘全人格’养成”。网友“从心欲”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一不能盲目迎合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二不能简单的把升学率政绩化。”网友“四月晴”说:“我们的高校教育应回到‘学术本位’、‘教育本位’”。请问李协京老师,您怎么看待网友对教育上功利主义的关注? 与西方的教育价值观有哪些不同?

  【李协京】:的确就像一些网友答案里所反映出来的,在教育领域当中,我们也是看到有一些功利主义的现象,我们看到有很多人自觉不自觉的卷到追求功利的应试教育当中。家长是望子成龙,就是为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他是在课外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结果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一些学校把升学率来当成衡量工作业绩的最重要的指标,一切工作是围绕着提高分数、提高升学率这个指挥棒来转。社会上来看一个年轻人是不是成功,往往来看他有多高的学历,他是从哪个名校或者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所有这些都是功利主义教育观念表现出来的。这种观念在很多人头脑当中已经渗透进去了,根深蒂固了。在这种状况之下,很多人对学校教育的诉求也带有功利性,这种状况对学生成长就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也导致了教育就会偏离本来应该有的目标和追求。我们要培养杰出人才,学校教育就要回归到它的本原,这个教育的本原正像“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是要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社会知识、做人道理,同时还要“育”,育是培养、涵养孩子,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也就是说,让孩子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个也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当然要培养杰出人才光有这个基础不够,还要有更高更严的标准和要求,既要让孩子学到、掌握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同时要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还有要能够跟别人很好的合作等等。除此之外还要有体制机制上的保障,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及尊重人才、爱护人才,能够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这些都是对培养杰出人才非常重要的。 【更多】

朱晓宏:中国需要多所不同层次的大学,高等教育应产业化调整

  [主持人]:谢谢。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年全国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很多网友说今年叫做史上最难就业年,朱教授您在首都师范大学也会感觉到身边学生他们也有这样的表达,我想请教您一下,现在就业难究竟折射出我们教育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国家究竟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大学?

  【朱晓宏】:网友关心需要怎样的大学,我看到这个题目也很沉重,中国是需要多所不同层次的大学,实际上我们国家随着前几年高等教育学校扩招,发展什么样的本科这是有考究的。像国外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相对成熟,那我们现在从我们接触来的个别的,因为我没有数据,数据可能教育部有关领导会有调查数据,我们看到的一些个案,高职这块比较弱,我们带的一些在职的老师来自于高职院校,他因为针对市场需要,对口培养,他基本是订购制的,学生没有毕业就被订购了,可能我们国家在这块随着中国产业化进程的调整,我相信高等教育也要变化,可能也要结合产业化的调整才好。 【更多】

王洪元:政府和社会应关心教师,要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

  [主持人]:其实说到人才的培养,除了自身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我们说教师可能是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这有一个网友迷你考拉:据统计,我们目前有1460多万名教师,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的重任,我们应该如何从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层面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王洪元】:我们教师很了不起,1000多万教师支撑着2.7亿学生的教育,为这些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是非常了不起的,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社会要给予支持配合的事情也很多。从政府和社会的层面要关心教师,要提高教师的待遇。这个我想为我们教师呼吁一下,特别是边远贫困、困难地区,办学条件差的地区,农村教师的待遇,只有有足够的力度那些地方才能吸引留住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教师长期从教,否则那个农村的教育,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什么时候现代化,如果这些地方不能实现现代化,说我们教育实现现代化,我们可能也不能心理那么踏实。 【更多】

(责编:李哲、黄玉琦)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